秀美的山川,在那一刻崩裂;幸福的家园,在那一刻破碎。
面对汶川大地震带来的巨大伤害,从成都平原到陕甘大地,从直面灾难到重建家园,灾区人民用顽强的意志诠释着生命的含义和力量,展现了中华民族灾难压顶不能屈的坚强精神和坚忍品格。
埋好遇难的亲人,抚平受伤的心灵,抖落身上的尘土,擦干眼泪,继续前行。废墟上,挺起的是不屈的脊梁。
灾难面前,灾区人的勇敢与坚韧显示了无与伦比的成熟与强大 当坚强的母亲临死前给怀里的孩子留下“宝贝,记住我爱你”这样的短信,当英雄的老师用自己的身躯死死挡住倒下的水泥板护佑身下的学生,当深埋废墟100多个小时的幸存者被连姓名都不曾留下的志愿者用一双双手托起……全人类都看到了一座巍然耸立的高山—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汶川大地震,烈度之高,破坏之大,震惊世界。然而,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面前,灾区人民没有屈服,他们挺住了脊梁!
这是不屈的脊梁,任何困难难不倒;这是挺拔的脊梁,任何重压压不垮。
崇州市怀远镇中学本已逃生的吴忠洪老师,为救两名学生义无反顾地返身冲进正猛烈摇晃的教学楼,被轰然倒塌的楼房掩埋;大震时刹车失灵,卡车司机唐清明毅然将车撞向一棵大树,28名乘客保住了,唐清明却失去了双腿;藏族老人张文志跑出室外后,听到呼救又跑回楼里救出两人,自己腿部却受了重伤……
在最危急的时刻,灾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就是这样临危不惧、奋不顾身,在灾难中传递爱的奉献和力量。
“党员突击队”“党员抢险队”“党员服务队”……抗震救灾的第一现场,到处闪现着共产党人的身影。
汶川县在与外界完全失去联系的情况下,迅速挑选356名党员干部组成13支抢险突击队,徒步奔向各乡镇,组织群众抗灾自救,为挽救群众生命财产赢得宝贵时间。
理县杂谷脑镇机关和社区243名党员干部在地震后半小时内自发集合起来,4小时内就救出26名被困群众,12小时内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
汶川县雁门乡萝卜寨村党支部组织全村群众用肩扛、用手刨,成功解救出60余名幸存者和受困群众,及时将140多名伤员送到山下医院救治……
农民、工人,老人,孩子……危难面前,亿万普通人伸出温暖的手——
9岁半的林浩把已经昏迷的同学背出废墟,又重返废墟背出另一名被掩埋的同学;11岁的张吉万背着3岁的妹妹,在震后的深山里走了12个小时,到达绵阳安置点……
同样撼人心魄的光辉形象还出现在四川绵竹、什邡、都江堰,出现在甘肃、陕西的地震灾区……谭千秋、杜正香、瞿万容、钱富波……一个个名字闪耀着爱的光辉。
他们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大难临头时,却显示出顶天立地的英雄本色,令山河为之动容。
挺立废墟,灾区人民坚强面对生活 生活仍然要继续,明天会更加美好。废墟上不断响起生命壮歌。
地震发生次日,许多受灾群众就开始修复自己的房屋。
在茂县凤仪镇壳壳村,山坡上的百年羌寨已经被彻底摧毁,一片狼藉。羌族村民陈国新的房屋也变成一堆瓦砾,在废墟上他和老伴搭了一个不足5平方米的小房子。“一定能靠自己的双手把这房子建起来。”陈国新说。
尽管此前也许并不熟悉,尽管也许没有血缘关系,但灾区人民情同手足、亲如一家,乐于奉献、团结友爱,扶老携幼、救孤助残的故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你快回去,那里肯定有很多人需要救治,到达后给我报个平安就好。”丈夫在地震中遇难后,四川青川中医院副院长陈圣堂对同是医生的女儿说。
在四川省眉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赵祥云、王文会夫妇,在伤情稍有好转的情况下,就主动要求转到救助站,把床位和更好的救助留给更重的伤员。
来自绵阳灾区的李云帆转入了上海普陀区泰山新村幼儿园。面对新同伴们送上的书包、文具盒等礼物,李云帆说:“我要带回去送给我的朋友。”
住在四川绵阳市永福街的陈小梅,家里的房子损毁严重,但从5月19日那天开始,她坚持为受灾群众烧开水、熬粥、蒸馒头。“我比他们要好一点,起码有3顿饭嘛。我们尽自己的能力,能支持一点就支持一点。”陈小梅说。
地震虽然摧毁了灾区人民的家园,但面对废墟、面对坎坷,灾区人民心里没有怨言只有感恩。他们打出一道道横幅:“感谢全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死里逃生之后,活着最重要,感恩最重要!”在汶川县映秀镇打工的祝冬秀说。地震发生后,她在工厂建筑的废墟中埋了8小时被救出。
什邡市蓥华镇瓦窑村李青松,在废墟下被埋104小时创造生命奇迹。在出院一礼拜后,李青松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服务灾区,“我只能以此感恩社会,回报祖国。”
“我们从灾区获得的也许比我们帮助他们的更多。”志愿者庞晓燕说。在甘肃省武都市,志愿者们到附近的集市上买菜时,菜贩们会给他们减价,甚至直接送给他们;许多百姓自发给他们送饭,每天结束工作时,热气腾腾的饭菜已经在等着他们……
绵竹市滨河社区的居民们吃的是捐赠的粽子,却凑起钱赶往成都买回了糯米和粽叶,包起了“感恩棕”送到部队驻地。
面对灾难,原本不谙世事的孩子也变得勇敢,懂得感恩。即使人们不求回报,许多灾区的孩子也会说一声“谢谢”。孩子们的小小举动,让人觉察到了“感恩”两个字的分量。
虽然我们无法选择灾难,但可以选择面对灾难的态度。灾难中的日日夜夜,灾区的老人、少年,男人、女人……他们用废墟上的那些坚守、自强、担当,那些真诚、善良、博爱,诠释了生者的勇气和力量,书写了人类爱和被爱的情感。
托起希望,用双手重建美好家园 地震可以摧毁人们的家园,但摧不垮灾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地震可以压垮厂房设备,但压不垮灾区人民在全国支援下靠自己的双手生产自救、建设新家园的坚强决心。
在一片瓦砾中,我们很快又看见了翻山越岭从安置点回家抢收抢种的农民兄弟的身影,听见了千辛万苦修复好的工厂机器发出隆隆的轰鸣声——一个更加美好的新的家园,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真切。
“我们现在是晚上住帐篷,白天种庄稼。”四川省北川县擂鼓镇农民张德胜,虽然地震中家里房子倒了、父亲遇难,但他却头一批从安置点回到家乡,一到家就抓紧时间收割麦子、补种大春作物。
农历芒种前后,在甘肃文县尖山乡河口村的一片川地上,村民何春辉正在忙插秧。他家里的房子在地震中受损,家人都住在临时帐篷里。“生活安顿后,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抢种,把地震损失抢回来。”
抢种抢收,五六月间正是农忙时节,即便是惨烈的地震,也无法让灾区农民离弃土地。水田里,活跃着插秧的身影;废墟旁,晾晒着金黄的麦子。
四川省农业厅提供的最新情况显示,全省小麦、油菜等小春作物的抢收和水稻、玉米的栽插工作都已基本完成。只要努力,全年仍有希望实现年初制定的粮食增产3亿斤以上的目标。
在绵竹市简陋的劳动力就业市场里,人们排着长龙领取登记表。截至6月7日,8万多受灾群众中,已经有14000多人登记找工作。当地劳动局局长说,我们这里个个都是好样的,我们不愿蹲在帐篷里等饭吃,我们要靠自己的手重建家园!
废墟中的厂房,已经开始恢复了生产。在四川绵竹市汉旺镇的东方汽轮公司主机四分厂,大型天桥龙门铣、数控龙门钻、8.5米立车在隆隆声中先后启动,一系列精密生产工序在三台大型数控设备的操纵下有序进行。
东汽职工连续奋战20多个日夜,终于使这家在地震中损失超过50亿元的我国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拉开了汉旺基地恢复生产的序幕,为到年底恢复80%的产能而拼搏。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初步掌握的情况,地震造成工业企业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其中仅四川受灾工业企业就超过2万家。目前,已恢复和在一个月内可以恢复的受灾企业约占51%,3个月内估计再有25%的企业可恢复生产。
人在,一切都在。经受住惨烈大地震考验的灾区人民,擦干眼泪,挺起脊梁,在全国各地大力援助下,正用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新家园。
43岁的北川县漩坪乡杨柳村村民刘清双,地震中失去了右腿。沉默寡言的他谈起未来变得滔滔不绝。他说,政府有扶持政策,再贷点款,养三四十只羊,把牛也养起来。一种树二放牧,不抽烟不喝酒,日子会好起来。“我什么都没了,可是我跟你说,三年,最多三年,我把家重新建起来。你来我家做客!”刘清双说。
据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