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训练思路转变牵引培养理念转变 体系化培养理念。培养训练人才,思路应当打开,对急需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装备保障人才和特殊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标准必须与军事训练体系化建设的要求相适应,构建具有开放式、多专业、综合性的训练人才培养体系。
多元化培养理念。今天,人才的个性化突出,必须确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思路,从过去单一的共性教育模式,向多样化培养模式转变,充分尊重每个军人在智力、性格、心理和志趣等方面的差异,正确处理人才需求多样性与人才培养的多元性的关系,强调统一,又要鼓励保持个人优长。
精确化培养理念。在训练转变中培养军事人才,必须针对岗位特点,科学设计能力培养模型,细化各个岗位的能力标准,并落实到训练实践的各个环节,使人才配置精确到位。
以训练手段创新推动培养模式创新 前瞻性复合培养。随着训练内容和组训方式变化,必须出台与信息化训练密切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战法,以此推动人才队伍布局结构的优化,提高人才综合素质。
全程性跟进培养。基地训练、模拟训练、网络训练模式日益普及,人才培养必须同步跟进、全程跟进,根据个人职业特点,培养官兵胜任岗位职责所要求的素质、技能和行动能力。通过人才品格和才能的全程跟踪培养,使他们成为明天训练的领军人物。
针对性重点培养。训练人才应瞄着能力“短板”和现实急需,重点抓好关键指挥岗位和新装备技术保障骨干的培训。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专业的培养模式存在差异,应以岗位需求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在重大军事任务、军事演习中强化指挥能力,促使人才在实践锻炼中积累经验。
第 1 2页
以训练体制优化促进培养机制优化 完善领导机制。我军训练领导体制正不断完善,逐步走开了联战、联训、联保的路子,为培养联合作战人才提供了制度保证。实践证明,把抓训练与抓人才捆在一起,可以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使训练领导机制更符合时代要求。
创新管理机制。目前,训练人才管理机制,滞后于院校教育管理机制,应当根据信息化军事训练的特点,健全和完善相应的培养管理机制。美国军官培养的“三大支柱”是院校教育、任职经历和自我发展,根据这三方面的内容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我们建立与训练转变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管理机制,必须着眼于连续性、长效性。
建立激励机制。训练模式的跨越,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潜能发挥和人才队伍素质整体跨越。必须进一步完善实践育人的激励机制,高度关注人的发展和岗位需求的多样性,充分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最大限度在于激发官兵的内在潜能,使优秀训练人才脱颖而出。
以训练质量效益检验培养质量效益 以战斗力标准检验培养成效。提高战斗力是军事训练转变的着眼点,要坚持“练为战”的思想,立足应对复杂困难局面抓训练,真正做到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整体提升部队的作战能力,促进部队战斗力生成和发展。
以投入产出比检验培养成效。人才资源浪费的问题不容忽视,如果只重投入不重产出,只讲数量不重质量,人才培养就会出现高成本、低效益。在训练转变中培养人才,不需要更多地增加投入,也没有更多的特殊要求,应体现勤俭办事的优良传统,避免出现培训与训练脱节的现象。
以人才使用效益检验培养成效。在加强引进、吸引、保留人才工作的同时,真正把品质好、学历高、能力强的干部放到合适岗位,盘活用好现有人才资源,并促进军内外智力资源优势互补、合理流动,形成人才新的增长点。
第 1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