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凌晨2点左右,金汁河水没边淹没了白龙路,很多汽车都被呛熄了火。刘普礼 摄
15日凌晨2点左右,白龙路变成了“小河”,行人举步维艰。刘普礼 摄
15日下午2点30分左右,老民航路下穿匝道水淹成“河”,还有一辆汽车在路中间已经没顶了。苏颖 摄
6月14日晚10时,一场罕见的单点暴雨突袭春城。这场持续了6个多小时的强降雨导致市内主要街道严重内涝积水,部分民房、商铺进水,近百辆机动车被淹熄火,部分路段交通受阻……
暴雨突袭 应急方案见效 “叮铃铃——”昆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彻夜灯火通明,急促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险情不断传来:“民航路与南二环铁路下穿隧道被淹”、“金汁河全线水位上涨,多处呈漫堤趋势……”
灾情就是命令!指挥部迅速启动防洪排涝应急抢险方案,及时组织市排水公司及盘龙、五华、官渡、西山4区水务、防汛等部门的500多名排涝抢险人员,调集100多台排水设备赶赴现场。
“这是昆明今年入汛以来短时最大的一次强降雨,是50年一遇的单点暴雨。”市水利局局长赵飞说,14日22时至15日零时,昆明主城区降雨量达到71毫米。其中,敷润桥水文站6小时内监测到的降雨达100.4毫米。“暴雨不仅覆盖面广,而且强度大,致使盘龙、五华、官渡、西山4区多处淹水,水深多为0.2至1.5米,最深处的民航路与南二环铁路下穿隧道,水深达5米左右。”
为保证防洪排涝工作有序展开,4区水务、防汛、排水等部门按照组织有力、反应快速、措施得当、处置有效的原则,实行分工负责制,哪里险情突出,就集中优势力量,调集人员、设备及时赶来增援。滂沱大雨中,抢险人员忙碌的身影与抽水机马达的“突突”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曲“防汛抗洪交响曲”。在暴雨比较集中的盘龙区,降雨刚开始,防汛人员就立即到位,对北站隧道等重点区域进行重点防控,实行24小时防汛值班制,密切监控各淹水点的情况。为确保防汛排涝有序进行,市里紧急调来大功率水泵,公安交警、消防部门闻警而动,组织警力疏导车辆,维护交通秩序,积极参与防汛排涝和抢险救援工作。
“金汁河险情排除”、“民航路下穿隧道积水清除”……一条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不断传来。在这个不眠之夜里,经过500多名排涝抢险人员10多个小时的连续奋战,至15日上午,城区大部分淹水点的积水被排除,水患得到有效控制。
防汛排涝 探寻破解良方 尽管近年来昆明市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但由于诸多客观原因,全市防汛排涝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如何科学合理地整合现有资源,有效处置内涝淹水,最大限度减少淹水时间和淹水范围,把淹水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昆明市上下求索,努力探寻破解良方。
水患不除,寝食难安。今年5月,昆明市防汛办结合近年来全市内涝淹水和抢险排水的工作实际,通过大量调研和论证,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2008年昆明城区防洪排涝应急抢险方案》。《方案》将全市排查出来的30个淹水点(片)按区域细化到每个责任区,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区域有明确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责任人、责任人和责任片区。
记者看到,《方案》对全市30个淹水点的成因、应急处置措施、抢险队伍及物资设备保障均作出具体明确的表述。在应急处置措施中,各淹水点根据实际情况,分别作出了遇小到中雨、遇大到暴雨的具体处理方式和指导意见,方案之精细,令人叹为观止。为确保防洪排涝应急抢险有序进行,主城四区按属地管辖的原则将27个水淹点(片)分解到各办事处,由办事处主任负责进行细化管理,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为了让城乡人民安全渡汛,昆明市水利局还针对全市现有水库、坝塘3000多座,今年除险加固水库达20多座的实际情况,科学修改补充完善了各类防洪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将汛前、汛中、汛后的安全检查列为重要议事日程。昆明市防汛办主任武德方告诉记者,各地除了在行政、技术和管理上建立健全责任制外,还要把落实抢险队伍和物资设备作为首要任务抓紧抓好。云龙水库已提前作了泄洪处置,目前水库安全运转良好。
环卫工人及时清扫街道。
往年常闹水灾的北京路北站隧道目前安然无恙。 杨 峥 摄
市排水公司工作人员在清除淤泥。
(来源: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