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巨头涉嫌垄断的行为正受到政府的重视。上海证券报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国家知识产权局官员正联合研究机构,对国际软件巨头涉嫌市场垄断的行为进行调研,有可能在2008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正式实施后,组织相关企业对其进行反垄断诉讼。
垄断和盗版成为密切相关的两个话题。关于中国“软件盗版”的问题由于一份海外报告的出炉再次引发业内的广泛争论。日前,商业软件联盟(BSA)发布IDC第五次全球PC软件年度盗版研究报告称:2007年中国的PC软件盗版率在前三年下降10个百分点之后,连续第二年维持在82%的水平,仍大大高于全球38%的盗版率。对这组数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表示:“中国盗版率不可能这么高,盗版率问题已经被国外机构妖魔化了。”
中国互联网实验室总裁方兴东则表示,“国外的数据像一座大山,压了中国十几年,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他在日前的《2007中国软件盗版率调查报告》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该组织研究得出的2007年我国软件盗版情况最新数据显示,按市值折算,中国软件产业的盗版率为20%,软件产品的盗版率为31%,计算机软件的盗版率为41%———这和BSA近几年一直80%以上的数字有天壤之别。
“暂且不论到底盗版率为多少”,一位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没有垄断、就没有盗版,而且随着未来软件网络化和服务化趋势的不断深化,盗版的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方兴东更是明确地指出,正是微软等软件巨头把其产品价格定得太高,中国用户买不起,才导致盗版盛行。
据透露,针对这些软件巨头的垄断相关调查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歧视性价格,如部分国际软件商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在中国内地的售价,较美国本土价格高出许多;二是利用它们自己在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文件格式方面的垄断地位,捆绑销售软件,扼杀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
“一套视窗系统零售价1000元至2000元,一套OFFICE软件套装零售价4000元至5000元,加起来比一台电脑的价格还高。国际厂商一方面利用垄断地位制定出高得离谱的正版软件价格,另一方面又指责中国人版权意识低下,这种现象并不正常。随着《反垄断法》的正式实施,政府和企业有义务也有权利予以纠正。”该人士表示。
微软2007年三季度财报显示,核心业务成为微软业绩“领跌”先锋。被寄予厚望的Windows客户软件部门同比下滑24%,至40.3亿美元,运营利润下滑26%,至31亿美元;负责Office等软件的商业软件部门运营利润则下滑8%,至31.3亿美元,收入下滑2%,至47.5亿美元。
在软件业务疲软的情况下,为了表示其进军互联网的“雄心”:微软CEO鲍尔默曾经公开表示:未来软件将逐渐走向免费,而相关收入主要由广告提供。未来三四年内,微软的主要收入将来自广告。但近两年,微软耗资几十亿开拓互联网,但是至今无法与Google抗衡,广告也无法成为微软主要收入来源。微软并没有兑现“其软件逐渐走向免费”的重大举动。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