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救灾款物发放公开、透明、有序

  我市救灾款物发放公开、透明、有序

  雅安日报讯“我通过调查发现,在受灾面广、轻重程度不一的情况下,救灾款物的发放‘不搞平均主义,偏重受灾重点户’,收到很好的效果。”昨(17)日,天全县一名“5·12”抗震救灾工作社会监督员告诉记者。

  6月3日,我市在基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社会人士中聘请了20人为抗震救灾工作社会监督员。之后,各县区又相继聘请了130名社会监督员。监督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抗震救灾款物的拨付、发放和使用等情况,展开调查监督。

  “开展调查的时间由自己掌握,工作地点由自己选择。”一名社会监督员告诉记者,他对自己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充分调查了解,从调查结果看,救灾款物发放有序,有一个村的村民还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将5000元救灾款捐赠给了受灾更重的群众。

  据了解,市、县纪委和监察局主动与社会监督员联系,为他们独立调查提供方便、创造条件,切实加强对抗震救灾款物的监督,增强救灾款物发放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有关部门对社会监督员报告的问题及时进行汇总,并将有具体线索、有可查性的问题逐一分解后,经调查核实均及时回复了社会监督员本人。有关工作人员说,社会监督员独立展开调查,与部门组织人员去听汇报完全不同,体现了社会监督、民主监督的特色,也使社会监督员感受到一种责任。

  据悉,此前,市纪委、市监察局和各县区对社会监督员进行了专门培训,讲授关于抗震救灾款物管理的相关规定。截至昨(17)日,全市社会监督员已向市抗震救灾监督检查组反馈多条具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经有关方面收集、梳理,均得到及时处理。

  刘军记者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