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5.24日起一直在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医疗设备的调配.期间我们先后深入灾区,到德阳卫生局、德阳市人民医院,都江堰卫生局、中医院、成都、汉旺现场调研。并电话了解较远的广元、绵阳、青川、彭州等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院长。
对灾区医疗设备的需求情况作了了解。暂有下列思考和建议:
1、灾区目前的情况大致分为以下二种:一是40~80%医院房屋倒塌或成危房无法使用,如都江堰市,全市卫生系统处于瘫痪状态,仅能诊治少量门诊病人,在受灾时接受到的各种药品物资设备基本处于堆积状态。二是受灾后仍在收治病人的医院,如德阳市人民医院一直在正常运转,在地震中损坏的设备,丢失的器械因各种渠道的调拨和分发,已能维持正常的医疗秩序。目前有部分已经调拨的设备,由于功能的问题不适用,仍然闲置堆放。另外还有大量的石膏、夹板、空针、纱布堆积在医院。
2、灾区医院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建活动板房、作为灾后过渡医院。过渡医院所需的基础医疗配置和基本设备:如床单元、常规检验设备、普通能移动的放射诊断设备、供应室消毒系统、治疗性设备及常规的功能检查设备。
3、灾区医院目前的困惑,部份非灾害所致疾病的病人,消耗医院原有的库存药品,且无法收费。已发到灾区的部份医疗设备由于不能正常使用而积压,厂家也无法安装。
4、建议以前发放的设备,凡是未二次分发和使用的,由地市州集中统一管理并存放。融入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灾后重建一旦启动,医院房屋建筑完成后,立即跟进医疗设备,房屋建筑未完成前,卫生部门可准备人员建制和制度安排及培训设备使用的技术人员。这样一旦房屋建筑完成,医院能迅速远行。
5、目前可积极扶持灾区临近的尚能运行的医疗机构,包括设备和技术。其一可以避免以后外援医疗队撤除后留下的空挡和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的下滑。其二可以在过度期间指导和辐射灾区临时安居区域和乡镇卫生院不能处理的难度较大的医疗服务疑难问题。灾区各个集聚地的临时医疗点、临近的尚能运行的乡镇卫生院,可优先配置救护车和越野车,以方便病人的运输和转移。
6、应急状态下,应急设备应该有医务人员和防疫的专业人员提出,而不是由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在灾后重建阶段,设备需求由卫生行政部门宏观统筹考虑提出需求较为合理。灾区医疗机构每日所上报的需求目前许多已不属于应急的,是灾后重建的设备,据我们在灾区现场了解,有些设备由于房屋建筑被损坏,目前未投入使用,对于这部分报告的急需设备,我们现场了解并未急于调配或急于申请购买,节约了资金。但是对遥远的地方,我们只能凭我们的专业判断,灾区前方应该配一个医学专业和防疫专业人员,较为准确把握应急设备,可以把灾后重建设备纳入统一合理调配,最大程度提高资金和物资的使用效率。 (来源: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网)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