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当年的唐山地震孤儿、如今的大企业老板在赈灾晚会上受到气氛感染,临时决定将3000万元的捐款追加到1亿元,说:“给灾区建震不垮的学校”。
一位被称为“中国首善”的企业家在“六一”儿童节那天,面对失去家园的孩子提出的稚嫩要求,说“叔叔送你一座震不垮的房子”。
“震不垮的房子”在抗震救灾中成为如此热门的一个话题,常常让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怦然一动———建一座“震不垮的房子”,难么?
现在,一家以建房为业的央企给出了回应———中冶成工建设公司负责任地宣布,20年来在重灾区承建的大小40个项目,这次地震无一垮塌,无一人员伤亡。
如果按时下网上的“最牛”系列,这也可能算是“最牛质量承诺”了,这家公司亦可跻身“最牛建筑企业”之列了。地震发生10天后,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在灾区发现由央企承建的工程不合格,一定严肃处理。这是敲给央企的一记警钟,而中冶成工的业绩,可算是交给国资委的一张高分答卷。“最牛”的背后其实并无多少惊人之举———公司董事长说,做良心企业、建责任工程。这一点也不像豪言壮语。总工程师说,只要规规矩矩按标准来,一般就不会出大事。也就是说,无论是今天的中冶成工,还是其前身的中国五冶,在20年的时间跨度内承建这40个工程项目时,并没有未卜先知地想到这里有一天是地震重灾区,因而有所特殊对待。能解释的原因只有一条,那就是对施工质量一以贯之的重视。
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事实上,建筑又是凝固的责任。建筑起源于人类遮风挡雨的实用目的,是人类抵抗自然力的第一道屏障。20世纪初,以柯布西耶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者强调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认为建筑已不仅是“居住的机器”,而是承载了城市更多的文化心理和社会责任。
《建筑师华沙宣言》明确指出建筑设计和建筑师的文化内涵,不仅仅在于完成一项具体的工程设计任务,而且要对国家和社会负责,负有提高整个人类生存质量、发展社会遗产、保持文化发展连续性的历史责任。这些很学术的表述,无非是想阐明一个通俗道理:盖房子是件大事,并不仅仅是垒起一堆砖瓦。“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传递的是作品的责任。“百年大计,质量为本”传递的则是一种建筑伦理。建筑是有灵魂的,就像人一样。每一座建筑都是建筑公司的质量之碑。
希望这次震灾之后,建起的房子都能成为“震不垮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