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货币紧缩政策不放松,则A股难由绿转红 本刊记者/孙春艳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6月8日,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以后,中国A股在一周内沪深两市股指的跌幅分别高达13.84%和15.32%,沪指从3329点最低下探至2865点。
6月17日,沪市10连阴,一路跌破2800点,收于2794.75点。
“这次准备金上调力度较大,这意味着货币政策的紧缩决心不会放松,也再次强化从紧政策导向。”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
从2007年至今,央行已15次上调准备金,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的历史高点。
股指下跌导火线 自今年4月24日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的3‰调整为1‰以来,中国A股虽等来久违的政策利好,但并未出现长期向好的格局,反而一直在3300点上方展开拉锯战。
国际油价的上涨,被指为此次全球股市暴跌的元凶之一。6月6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在盘后电子交易中,纽约油价一度达到创纪录的139.12美元的历史新高。6月2日至6月6日,美国道琼斯指数暴跌暴涨,并带动欧洲和亚太等股市大幅波动。
与此同时,越南近期发生高达25.2%的通货膨胀,其股市也折腰跌损,越南盾随美元走势疲软,并且出现大量国际资本外逃。这引起人们对于亚洲金融危机的记忆复苏,并产生持续恐慌。
国际压力之下,国内通货膨胀率依旧维持较高的水准。6月12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月宏观经济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CPI为7.7%,比4月的8.5%略有回落,但5月PPI同比上涨8.2%,创下43个月新高。若PPI涨幅继续上升,将对CPI有直接的推高作用。
“央行突然大幅上调准备金,令此种悲观预期加剧,成为持续下跌的导火索。”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理由是,如果市场处于上涨趋势中,任何利空都是买进的机会,而在下跌趋势中,一根稻草足以压死一匹骆驼,而第15次上提准备金率就是这最后一根稻草。
“上调准备金是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的一种方式,其作用绝非中性的,而是一种较为厉害的结构性货币政策,首先会影响上市公司中的银行股,他们在股市中比重很大,多数为绩优蓝筹。其次还会严重加剧人们对更加紧缩政策的预期。”吴晓求说。
至6月8日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后,中信银行与建设银行联手跌破发行价,14家A股上市银行股中,跌停者高达8家,其余6家跌幅也均在7.75%~9.97%之间。
“央行大幅上调准备金令目前中国A股的严重性超乎想象。”经济学家韩志国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他认为,1997年香港回归,在这一重大利好的促动下,股市达到500%的涨幅。此次百年不遇的北京奥运运会召开,至少应该有50%的涨幅。A股的奥运上升周期就在眼前,结果上调准备金率这一政策令市场信心丧失殆尽。
吴晓求和韩志国皆认为,中国确立货币政策在考虑经济增长、通胀的同时,资本市场也应该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进去。
“坚定不移地紧缩货币(主要是提高存款准备率)、压住物价,是完全科学的决策。其实,相较于13亿人口的物价而言,股价已是相对次要的了。”董登新却认为,世界性通货膨胀的确是当今国际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一场大灾难;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而言,稳定物价尤为重要,稳住物价就是保障民生。
热钱与通胀阴影 因担忧热钱会破坏中国政府试图抑制通货膨胀的努力而上调准备金率,是此次准备金上调的另一种解释。
截至4月末,中国外汇储备增加到1.76万亿美元。据《经济时报》6月15日报道称,截至4月末,中国共吸引了3240亿美元外来投资,这其中有1190亿美元,无论从国家的贸易余额还是合法的外国投资来看都是属于“无法解释”的资本。
热钱到底有多少?南京证券对此的点评报告称,市场对热钱涌入的渠道和流向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2007年10月至今,股市持续下跌,市值缩水过半,房地产市场因二套房贷政策而成交量持续萎缩。两个市场似乎都未显示出热钱涌入的迹象,现有数据也很难证明热钱正大举入侵。而提高准备金率势必会限制投资,压缩信贷,进一步造成市场资金的紧缺,反而增加热钱涌入的积极性,因此不具有持续性操作空间。
另外,紧缩性的信贷政策使得企业再融资和企业融资成为不可能,资金链趋紧现象更加严重,并增加了小非抛售。比如,最近民生银行将持有的海通证券1.34亿股限售流通A股股票以11.68元,即低于6月12日收盘价26.81元近60%的低价起拍。
东海证券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合课题组在6月中旬发布报告建言:“不要希望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能够对物价上涨带来直接性的效果,也不要一国单独承担全球结构性价格调整带来的成本,货币政策的紧缩只能定位在预期引导的作用上,不宜进行持续的紧缩。”
“上调准备金不可能起到抑制通胀狙击热钱的作用。”吴晓求同样认为,上调准备金对抑制物价产生不了作用,根据表象下药治标不治本。
吴晓求认为,此次通胀与高油价有关系,目前的CPI上涨7.7%是一种假象,是人为控制的结果。如果与国际接轨,中国连100美元一桶都无法承受,更别说140美元一桶了。
但此前,央行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分析小组撰写的《震灾不改经济运行趋势,宏观调控政策仍须稳定》报告仍然认为,目前宏观经济运行的最大风险,仍然是物价全面上涨的压力。应当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继续实施从紧货币政策,并加强流动性管理。
数据显示,自2007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今年需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基调后,紧缩政策一直并未改变。预计本次上调完成后,冻结资金将超过4000亿元。
逆转信号不明 暴跌行情不仅令中小投资者找不着北,连机构也开始乱了章法。6月11日,基金席位出现流出迹象,QFII集中地——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开始大肆抛售中国远洋、中国神华等股票。
“这些武装到牙齿的机构都出逃了,这说明经济基本面一定有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发生。”炒股10年的老股民黄福站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股市不可能走出独立上涨的行情,在宏观经济层面没有感受到明确的好转信号前,股市是不利于投资的。
“目前应该不会有什么救市方案出台,救市行情会面临短命下场。”董登新也表示。
中国股市如何走出困境?外部的希望是,弱势美元变为强势美元。6月3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不同寻常地对美元的大幅下挫提出了警告。美国总统布什6月9日也一反常态主动提及美元汇率,表示美国将致力于维持强势美元。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同时表示,不排除采取干预措施以稳定美元汇率的可能性。
美国经济占全世界经济总量30%左右。一旦美联储加息,美元走强,热钱就会逐步流出中国,大宗商品也会有所降价,国内的经济形势也会趋好。
东海证券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合课题组的报告称,在外部环境恶化和国内政策调整的双重压力下,2008年我国经济将开始步入本轮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预计增速放缓。
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据参会的摩根士丹利分析师王庆透露,这次会议意外地未提“从紧的货币政策”。高层政策重点有了正式的变化,现在的重点已经从原来“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转变为支持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并提出要“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分析人士认为,这些政策层面的新变化,极有可能在未来刺激A股由弱走强,但目前态势仍不明朗。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