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6月19日消息 (记者黎政祥实习记者韩逸迪)6月19日,记者从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获悉,设施农业作为推进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作为保障首都“菜篮子”在日常时期、重点时期、应急时期三个不同阶段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有力措施、作为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在我市得到了较快发展。
据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末,全市温室、大棚总面积为14、5万亩,比1995年5、43万亩增加了9万亩。这说明北京市自2006年以来以设施发展为目标、以农民增收为目的的设施农业推进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除此之外,我市设施农业生产品种也在不断更新,由以往的设施蔬菜生产为主不断向园艺花卉、果品等生产领域扩展。设施农业的主导产业设施蔬菜的主要生产品种已经由原来传统的30多个品种扩展到现在的200多个,可以说,设施农业生产品种构成多样化发展的态势逐渐显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特色化种植的整体格局也日渐形成。
另据调研数据显示,温室生产亩均利润为8550元,大棚生产为6019元,露地蔡生产只有2513.42元。结果说明,设施农业生产的效益明显高出传统农业生产,它不仅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展农业功能的重要手段,更是保障农产品安全、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困难、大副增加农名收入的有效途径。
今后一段时期,北京市设施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利用五年时间,显著扩大我市农业生产规模。到2012年,全市温室、大棚设施农业面积达到35万亩,建成一批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在积极扩大设施农业面积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在设施农业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显著提高设施农业单位产量和劳动生产率。确保农民从事设施农业的收益不断增长,“菜篮子”供应能力得到提高。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