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编剧是单打独斗的“个体户”,美国编剧却是大权在握的“一剧之王”。这是日前在上海举行的“中美编剧交锋论坛”上,两国编剧谈笑间作出的生动比喻。而《武林外传》编剧宁财神的结论显得尤其悲观:中国电视剧基本上是不可能追上美剧了,因为中国编剧缺少起码的话语权。
可以想象的是,一张桌子旁围坐着两拨人,他们从事着完全一样的工作,却一拨踌躇满志,一拨苦大仇深。如此巨大的反差,恐怕想不“交锋”都不行了。
让美国编剧引以为荣的齐心协力由来已久,除了在编故事上群策群力,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时,他们也总是以集体的面貌出现在公众面前,前不久闹得沸沸扬扬的编剧大罢工就是明证。在国际同行的感召下,一向饱受压抑的中国编剧近两年也曾大张旗鼓地动作了两次,可之后一律归为沉寂,抱怨的还在抱怨,叹息的仍在叹息,眼睁睁地看着美剧《迷失》、《越狱》俘获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观众,而自己却不得不戴着镣铐跳舞。
何以至此?一句话,中美编剧之间的这种差异,既与文化心理有关,也与经济有关。就像导演郑晓龙说的,美剧一集投资约为350万美元,而中国电视剧大多一集只有数万美元,如果再来个集体创作,每个编剧能分到的稿酬就更少了。
更重要的是,美国编剧之所以称“王”,除了想象力的主观因素外,关键原因是编剧往往身兼执行制片人,而在中国,编剧掌控剧组财政大权的情况少之又少。于是,才有了宁财神的抱怨:自己的好创意往往被制片方泼冷水;才有了《继父》编剧林和平的感叹:连故事的选择权也捏在制片方手里。
但不这样又能怎样呢?在如今的中国影视剧拍摄中,制片方提供拍摄资金,承担市场风险,理所当然有权决定每一分钱花到哪里,怎么花。而编剧一旦给故事画上了句号,最多是配合拍摄到停机就算彻底完成了历史使命,既不再参与作品播出版权的分账,也不会对作品的市场前景负责。等到观众的反馈陆续到来的时候,编剧们恐怕早就另起炉灶开始一个新故事的创作了。所以,抛开编剧个人的职业声誉和社会评价而言,“观众就是上帝”在编剧这里并不成立,倒是制片方对这句老话刻骨铭心。
让编剧较真儿的地方也不少,除了为话语权而战,著作权之争也是编剧生活里常见的一景。张三抄袭了李四的细节,李四借鉴了张三的创意,几乎每部热播剧的背后,都要上演一场分蛋糕的闹剧。在刚落幕的第十四届上海电视节上,《金婚》共获得最佳电视剧银奖、最佳导演、最佳男女演员四项大奖,成了白玉兰奖的最大赢家。伴随着这一消息,编剧之一李东东再掀编剧维权波澜的报道也如期而至。为茶余饭后添了谈资不说,一些小报的娱乐版又能热闹一阵子了。(文/吴晓东)(青年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