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30亿元,200亿元,300亿元,600亿元,1200亿元,……这些跃动的数字让黄天文和许多的“中钢人”都感慨不已。从2003年中国中钢集团公司全年销售收入130亿人民币、利润只有2亿人民币,到2007年全年主营收入1235亿元,利润突破30亿元,黄天文和他带领的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仅仅用了四年的时间就相当于再造了八个中钢。
是的,正如黄总所言,“只有身历其境的人才能相信这个数字。”这些数字都是实打实的,没有一丝数字游戏。在这四年里,中钢集团异军突起,让人员、机构、模式、机制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这么巨大的变化却“润物细无声”,在平稳的环境下迅速、坚决地逐一实现。当被问及中钢集团取得这些骄人成绩的宝贵经验时,黄总很平静地提到八个字:“改革开放,市场经济”。2003年,他就任中钢集团总裁时这么讲过。五年后,这八个字依然是他带领中钢集团继续扬帆远航的不变指航针。
重新洗牌削藩行动战略整合再塑企业灵魂 翻开中钢集团的历史,它的前身原来是属于冶金部的几个贸易和生产企业“捏”在一起的。在很多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中钢“究竟是干什么的”一无所知。中钢集团总裁黄天文笑称,报到前,他对中钢也是“一点也不了解”。
中钢集团原名中国钢铁工贸集团公司,上世纪80年代初就获得了美国工商管理硕士的黄天文发现,这个名字中英文都难念难记,下属很多企业和研究机构也同样拥有明晃晃的“中国”字头名称,对外形象十分分散。他上任后不久就提出,将二级公司的中字头全部摘掉,只保留集团一个;并于2004年8月将集团公司的名称更改为“中国中钢集团公司”,英文名是两个响亮的单词——“SINOSTEEL”。中英文名称都琅琅上口,好念好记。统一的中钢集团形象为公司走向国际国内市场的时候更加规范,更加鲜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次公司更名,让黄天文下定决心,要对这家原来属于冶金部的老牌国企重新定位,让大家都明白作为一个整体亮相的中钢“究竟是干什么的”。
黄天文上任不久就发现中钢集团二级公司什么都做,职能互相交叉。有的客户为买到一个产品,往往会收到中钢集团四五个子公司的约请。面对这种情况,黄天文通过大刀阔斧的内部资源重组、整合、优化,通过歇业、关闭、划转、挂牌等多种方式,集团先后对48家子公司进行了处置和改革,消化处理历史潜亏几十亿元,再在原来的基础上,合并组建了14家专业公司。
在这个企业重新洗牌的过程中,黄天文发现,“中钢集团所属的几个孤立的公司看似没有关联,但几个企业摆在一起,就找到了内在的逻辑联系——有为钢铁生产企业提供原料的,有为钢铁生产企业提供制造设备的,有为钢铁生产企业进行研究设计的,有向钢铁生产企业提供进出口渠道的,共性很明显,就是都跟钢铁生产有关,但又都不是钢铁生产本身。于是我们想尝试把这些业务串起来,成为一个"紧紧围绕钢铁生产,但本身不生产钢铁,而钢铁生产企业又离不开"的企业。”
从2005年到2007年6月,中钢集团兼并重组了7家行业龙头企业,构筑起自己在钢铁行业的综合配套功能与能力。其中,西安冶金机械有限公司具有生产制造炼铁、炼钢、精练、连铸、轧钢、炉前机械及矿山设备的综合能力,是我国冶金系统在西北地区综合能力最强的大型冶金设备制造厂;洛阳耐火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品种最全的耐火材料生产厂家;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炭素制品生产企业、国际炭素四强企业;邢台机械轧辊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目前装备水平最高、技术实力最强,世界上单一工厂制轧辊产能最大、品种最全、世界综合排名第二的轧辊专业生产企业;吉林新冶设备有限公司具备机械、电气控制、变压器制造为一体的生产能力,是以生产制造矿热炉机电成套设备、炭素行业机电成套设备为主导产品的专业设备制造厂;衡阳有色冶金机械制造总厂是我国重型冶金设备制造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具备集科研开发、设计制造、冶金矿山及有色工业成台套设备于一体的综合实力。
独特的定位,独特的优势,独特的竞争力。今天,黄天文对中钢集团有了新的定义,“中钢集团没有一家钢厂,不生产一吨钢,但我们为整个钢铁行业服务,所有的钢厂都离不开中钢这样的企业。”中钢集团形成了在中国、甚至是在世界上“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专业特色。
谈及如此殊荣,黄天文归纳出了企业永恒发展的八字箴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中钢集团由传统商贸型企业逐步成长为中国钢铁工业领域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企业,用强有力地事实再次证明了企业的发展方向跟国家的大政方针的要求是一致的。只有不断地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跟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差距,敢于对企业洗牌,重筑企业灵魂,才能与时俱进,真正谋求发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矿产优先海外开拓和谐发展共创双赢局面 中钢集团在不断整合国内资源的同时,还着力开拓海外市场。而海外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中钢实业化的一大支柱。
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之路,黄天文颇有感触,“我们必须老老实实向国外学习,国外的很多管理经验非常可取。我们要吸收消化,而不是教条主义。只有等你自身慢慢强大起来,才能获得人家的尊重。”
中钢集团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走出去”开发矿产资源,在澳大利亚建设了恰那铁矿资源基地,在南非建设了铬矿资源基地,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加强国际化运营,黄天文提出将中钢集团海外办事处改组为海外控股公司,并在半年内实现。2005年,中钢集团与澳大利亚MIDWEST公司签署了《Koolanooka和WeldRange项目可研合资协议》,共同开发铁矿资源,并成为中国第一个在澳大利亚投资占50%股权比例的项目。2006年,中钢集团与世界最大的铬矿生产商南非Samancor公司就合作开发南非铬矿资源项目签署包括《交易协议》、《销售协议》、《合同采矿协议》、《股东协议》等在内的多份正式法律协议。
目前,中钢集团在澳大利亚、南非、印度、新加坡、巴西、德国、加蓬、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越南、土耳其等国家以及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设立了23家子公司和2个代表处,并在此基础上建设澳洲、南非、印度、欧洲、香港五大海外区域公司。黄天文还向记者透露,中钢集团将力争在几年内实现国内、海外销售收入各占一半的局面,真正实现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开展业务的全球公司。
提起中钢(SINOSTEEL),无论是在南非、澳洲还是在印度,当地居民免不了要竖大拇指。中钢集团坚持“合作、友谊、双赢、发展”的理念,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但扩大了当地就业,促进了税收增长,并对支持当地教育、医疗及社区建设,营造和谐氛围都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黄天文讲,仅中钢澳大利亚公司一家一年累计上缴各类税收即达9250万澳元。中钢集团所属几大矿山企业,把自己视为当地社区的一分子,积极为社区发展做贡献。如中钢南非公司将矿山水井和电机等设施、设备免费提供给当地居民使用,并为当地学校修理校舍、建设花园、供应木柴、捐赠课桌。中钢集团海外公司不仅为当地居民“授鱼”,更是通过对他们进行艾滋病防治培训教育和培训技术人才等方式支持当地教育、卫生、就业等,“授之以渔”,真正提高当地居民素质,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尊重和支持。
回首中钢集团走出去的20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已成为拥有海外分支机构25家、进出口贸易总额近40亿美元、年销售额突破1200亿元的国家大型企业集团。正是中钢集团这支“能吃苦、能奉献、能战斗、能胜利”的优秀人才队伍,用合作、友谊、双赢、奉献和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向各东道国真诚诠释“中国概念”!
自主创新技术改革靠节能减排挣大钱 中钢集团许多二级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都是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三高”产品。以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铁合金生产供应基地,中钢集团吉林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在2004年以前,走进厂区,特别容易被粉尘迷住眼;早上晾出去的白衬衫晚上回去一看就落了一层灰。”然而,自2004年起中钢吉铁累计投入节能减排资金1.7亿元,从改善工艺、改造设备和强化管理等方面持续推进,在节能减排工作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在,厂区现存的烟囱基本不冒烟了,公司将陆续拆除这些烟囱。目前,三分厂的烟囱已经全部拆除。厂区周围居民区的住户现在能在室外晾衣服了。”一位在该公司工作了近20年的职工,向记者描述了这几年节能减排工作给环境带来的最直观的变化。
2007年,中钢吉铁完成铁合金产量46.9万吨,同比增长5.62%;实现利税29518万元,同比增长262.67%。同时,中钢吉铁在节能、环保方面,也交出了一张漂亮的答卷。据介绍,单靠通过技术改进处理“三废”,中钢吉铁就“赚了大钱”:过去每吨最多只能卖到5块的现在可以卖到140至150元;每年除了少付炉渣外排费用100万元外,还利用炉渣创收近700万元;年外销电炉回收煤气创收640万元。
拳拳爱心钢企柔情履行社会责任 黄天文,这个脚踏实地、扎实做事的企业家对事业,对民族,对国家怀有一种十分质朴的感情。黄天文多次提到他的责任,不光是对自己的,不光是对中钢的,而是对国家的。他说:“把企业做好,让百姓、政府得益,增强中华民族在全球民族之林的地位,这是最大的政治。”
中钢集团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注意统筹兼顾,特别注意协调平衡,在社会需要之时,坚定伸出援助之手,努力为推动经济社会共同发展做贡献。
2008年初,我国南方大部发生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1月31日,正值冰冻灾害肆虐且愈演愈烈的紧要关头,中钢集团紧急召开会议决定通过中国红十字总会向灾区捐款100万元人民币,是截至当日红十字总会接受的中央企业的第一笔捐款,也是当时额度最大的一笔捐款,起到了积极带头作用。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灾区人民生命和财产遭受了严重损失。灾情发生后,中钢集团紧急开会决定通过中国红十字总会捐款500万元人民币,用于救助受灾群众,并于5月13日一早送达中国红十字总会,成为最早为地震灾区捐款的中央企业之一。之后,闻讯中央企业兄弟单位东方电气集团遭受重大损失,中钢集团再次伸出援助之手,向东方电气捐助100万元人民币用于抢险救灾。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校园是每个孩子梦想起飞的地方。为了让灾区的孩子们早日重返校园,中钢集团决定通过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再次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500万元,用于援建至少2所以上希望小学。截止6月10日,中钢集团累计向灾区捐款2100万元。
改革无止境,发展无止境。国有企业改革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进行的一场深刻变革,受传统的体制、机制因素制约,难度高、阻力大。虽然,中钢集团在这场改革中,在人才队伍建设、基础管理工作、经营管理和盈利能力、处置不良资产能力等方面仍然存在差距与不足,但经过战略整合后,中钢集团整体实力显著增强。面对时代赋予的机遇和市场竞争的挑战,中钢集团将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顺应市场经济的潮流,发挥集团整体优势,突出主业经营,大力实施专业化、国际化、实业化、信息化发展战略,努力推进经营管理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企业文化建设,力争在今年年底基本达到进入世界500强的基本条件,并把中钢集团建设成为一个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