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舟山6月22日电 (记者江耘)六月二十日开始的二00八年中国普陀山国际佛教用品博览会于今天在浙江省舟山市闭幕。虽然是首届佛博会,但是此次大会共成交金额达三千六百万元,一百余家佛教用品生产商和上百余位佛教文化用品收藏人士参展,有近一万名客商参加了博览会。佛博会的成功举办,也折射出了佛教产业的巨大商机。
本届佛博会主要参展范围包括,佛像、佛具、佛教书籍、佛教文艺品等佛教产品,福建、广东、浙江、新疆、北京、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全国各地的参展客商也纷纷来到普陀这个佛教圣地进行。
另外,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等世界各大洲也均有国家前来参展。
记者在琳琅满目的佛教产品浏览时发现,除了普陀山吉祥制香厂、普陀山海天佛茶有限公司等屈指可数的几家本土企业外,没有看见其他的舟山市本土佛产品参展企业。对此,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普陀山文化研究会会长蒋宝华给予了解答,普陀山作为一个“世界佛教圣地”而蜚声海内外,但是佛教产业在当地并不发达。
蒋宝华告诉记者,目前佛教产业在某些区域和产品上发展的也很好。蒋宝华还以福建为例,福建的佛教产业发展相对较为发达,浙江的天台、温岭等地的佛像和寺院建设用品这块,也发展的比较快,催生了大批企业诞生。
蒋宝华还分析了普陀山的佛教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他表示,普陀山虽然是佛教圣地,但是地处沿海,历史上该地居民均以捕鱼为主要产业。舟山还是一个千岛之城,早期的交通不便利也造成了当地缺乏佛教产品方面的能工巧将。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产业的比较中,旅游业成为了普陀山的主导产业,也导致了当地佛教产业的滞后性。
同时,蒋宝华也认为,佛教产业在中国的市场空间十分的大,目前国内也只是开发了部分佛教产业,很多新兴佛教产业等待开发,比如素斋、修禅旅游等。“正因为看到了佛教产业的巨大市场,我们才举办此次佛博会,以期为当地佛教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蒋宝华说。
除了大陆地区佛教产业发展前景被看好,前来参展的台湾光合玻璃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民翊也告诉记者,台湾地区的佛教产业也相当发达。陈民翊表示,在台湾地区,像他这样的企业很多,佛教产业的发达程度很高。目前,他正在开发大陆地区的市场。在通过对大陆地区的一段时间观察,陈民翊表示,大陆地区的佛教产业也十分发达,部分地区的产业甚至与台湾地区相媲美。最让陈民翊感到高兴的是,大陆地区的佛教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相信,大陆会给我们台湾佛教企业发展带来第二春。”陈民翊说。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