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6月22日消息:6月20日下午,琼海市潭门镇政府正式向省博物馆移交1987年从西沙永乐群岛打捞出水的40件古代石雕,交由省博物馆永久保管。
在移交现场,经文物专家初步鉴定,这批西沙水下文物为明末清初的石雕。
|
在这40件文物中,有石像10尊,与人等高,雕工精美,有手持莲花的何仙姑,也有手舞芭蕉扇的汉钟离,还有身配长剑的吕洞宾,韩湘子的横笛、曹国舅的玉版、蓝采和的花篮、铁拐李的铁仗、张果老的毛驴,同样栩栩如生,其余石雕为龙柱、柱础等。
省博物馆馆长丘刚说:“这批文物运回省博物馆后,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科学修复,日后将放置在省博物馆的露天长廊边的水中展出。”
●当年没有先进的设备,全靠渔民潜水打捞
●40件文物打捞了整整两星期
●文物在潭门镇政府大院静静躺了21年
40件西沙水下文物
镌刻一段尘封的记忆
40件精美石雕现已安全运抵省博物馆,考古队员将在尽量保留文物原貌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脱盐等防腐处理,不久,观众们将会欣赏到这些来自西沙永乐群岛海底八仙石雕的风采。
然而,这些珍贵石雕是如何被发现?每尊重达800斤的石像,在技术落后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如何被打捞出水?21年过去了,当年负责打捞作业的潭门00385号船长早已过世,为了解当年的打捞全程,记者往来于嘉积与潭门之间,试图揭开这段尘封的记忆。
潭门渔民发现水下文物
时隔20载,当年的潭门00385号船的渔民早已各奔东西,或是离开大海寻求他业,或是移居外地,或是散落在潭门渔港的一个角落,不为外人熟知……
就在记者两天寻访无果,即将离开琼海之际,潭门镇原副镇长许书林打来电话,讲述了他残缺不全的回忆。
许书林老人任潭门镇副镇长期间,分管渔业工作。据他回忆,1987年当地渔民在西沙永乐群岛捕鱼作业期间,发现大量的石像,遂向其报告。
“早就听潭门一带的老人讲过,古代有大量沉船淹没在西沙海域,虽然我没见过那些石像,但凭直觉我知道那应该是文物,必须立即打捞。”许书林不敢含糊,向镇政府简要汇报后,随即组织20名经验丰富的渔民前往作业海域,亲自出海指挥渔民尽快打捞。
高价收购坚决不卖
许书林回忆,在海水退潮时,巨大的沉船躺在5-6米深的水下,清晰可见。那些石雕就七零八落地散落附近,大量破碎的瓷器夹杂其中,保守估计沉船的排水量也足有100吨。
“1987年,那时没有什么先进的打捞设备,全靠渔民潜水,用粗绳捆绑石刻件,再用船上的小型吊车一块一块地捞上来,先放到小船上,再集中转移到大船拖回码头,就这40件文物,打捞了整整两星期。”许书林说,那时的渔民都是冒着生命危险打捞,很辛苦,是用生命换来了眼前的这些“宝贝”。
当这批石刻件安全运回潭门镇后,立刻有香港人赶到潭门镇政府,愿意出高价购买。“由于我分管渔业工作,那几个香港人直接来找我商量购买的事,我当时就说没得商量,坚决不卖,这批宝贝只能留在海南岛!”
40件文物终有归宿
21年来,这批珍贵的西沙水下文物静静躺在潭门镇政府大院的一间库房内,厚厚的灰尘与密布的蜘蛛网,充分证明它们不曾受过惊扰,安全完整地保留至今。
许书林说:“这些年来,镇政府为保护它们,没少费心。先是在镇政府大院露天存放,再把它们请进木板房,我1991年退休后,又有人为它们修建了专门的砖瓦房,一直精心看管。”
当许书林得知这批文物将交由省博物馆永久保管后,拍手称快。
“镇政府只能保证文物的安全,但这批文物的真正价值在于,记录了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航海史,放在省博物馆是再合适不过了。”许书林说。
40件文物终有归宿,省博物馆才是他们真正的家!
作者: 黄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