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统计局网站消息,2008年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7%。其中,城市上涨7.3%,农村上涨8.5%;食品价格上涨19.9%,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9.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3%。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4月份下降0.4%;食品价格下降1.3%,其中鲜菜价格下降15.7%,鲜蛋价格上涨4.1%。中新社发徐彩霄 摄
中新网6月24日电美国《侨报》6月24日发表社论《油价高企中国抑制通胀真难》说,随着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格局建立,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已渐渐地上升到了第一位,流行的观点认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都上涨,就是因为全球总需求旺盛造成的。
尽管这类似于“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但中国的宏观调控正在前所未有地影响着世界。
社论摘录如下:
两天前在沙特举行的全球石油大会几乎无果而终,这使得本周的中国经济走势重新成为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其内在动因可谓有下列三项:
其一是时间已到上半年结束之际,国际各类投资咨询机构和财经分析人士纷纷就中国上半年经济状况开始进入评估和总结,试图从一片混沌中找到下半年的可能走势。在经历了新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冰冻雨雪灾害之后,5月12日又发生了里氏8级的汶川大地震——尽管专家预期对宏观经济影响不大,但对社会大众的心理冲击却无法忽视。
其二是中国在上周四的晚间突然宣布大幅提高成品油价格后,国际油价曾有应声下落的动作,这不仅引起国际财经界的高度关注,也获得了市场各方的基本肯定。而在中国国内,有关对调高油价的正负效应的分析却不多见,市面也相对比较平静——或许是投资界早已对政府调高油价有所预期,股市的反应也是先涨后跌,有基本回稳的态势。
其三是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只剩下六周时间,人们原来预期的奥运行情迟迟没有出现,在少数大城市出现的房价快速回落也钳制了股市的表现,经济界内部曾经争议纷纭的所谓后奥运经济是否衰退的问题,现在似乎已成为有信号的预警——人们寄希望于居高不下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能有所回落的过程似乎在被拉长,进一步导致市场信心受损。
悲观的经济学专家最近说,“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总判断是未来的风险很大,因为不确定性很大。虽然通胀总体上还是可控的,但通胀的风险很大,导致通胀的外部因素很难把握,比如原油、原材料、粮食价格上涨很快”。事实上,类似的表述与政府当局的判断基本吻合——总理温家宝早在3月份就指出“今年将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
这显然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在积累了改革开放30年的财富后,在去年秋天的中共十七大上将持续的经济高增长政策调整为“又好又快”,而今物价的不断上涨却令百姓失去了那种好的感觉。而经济专家们普遍认为,在强劲需求拉动之下(尤其是投资需求旺盛),已经拉高的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价格,将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
这显然也是另一个困难的挑战。中国占据世界经济的比重不断增加,今年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发展预期,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走强预期,加上中国市场庞大的“胃口”如粮食、能源、矿石、化工等,都已在世界性的价格领域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也是经济学家在今年谈论中国经济问题的时候为何与众不同:随着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格局建立,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已渐渐地上升到了第一位,流行的观点认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都上涨,就是因为全球总需求旺盛造成的。尽管这类似于“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但中国的宏观调控正在前所未有地影响着世界。
形势似乎越来越急迫,以至于中国财经官员已悄悄地用“抑制通胀”一词代替了“宏观调控”的说法。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刚刚就在纽约说,为了对付上调燃油价格可能会加剧通货膨胀的局面,央行可能会制定“更有力”的政策。尽管未透露将动用何种政策工具,但他提到“当然更高的能源价格会对消费者价格指数带来一些压力,所以我们可能会加大反通胀的力度。很难说下半年通胀(压力)会不会继续缓解,我们需要密切监测”。
中国对成品油价格的上调同样具有双刃剑的效果:一方面是可以通过抑制需求以控制增速,但另一方面却也会带动基础成本的进一步上扬(即搭车涨价)。在高企的物价区域进行这样的改革动作,无疑有一种类似高空杂技表演的危险性。
不过在本报看来,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制度毕竟还不是完全单纯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因此政府采取合适的价格制度让市场发挥作用,也可以帮助供求达到有效平衡、抑制不合理需求的增长。无论是货币主义学派或是凯恩斯学派似乎都难以独立破解当下中国经济难题,用一种发展的眼光和理论看待到处都充满着生机、活力和新生事物的中国,势必将造就出更伟大的经济学家,并将重新带给人们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