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6月26日电(记者董振国)近日,山东一些粮食主产区夏作物灰飞虱强烈暴发,虫量之大历史罕见。由此将带来玉米粗缩病的大流行,严重威胁秋季粮食生产。目前,山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正全力组织虫害防治,力保秋粮生产不受影响。
近日,山东省农业植保部门发出灰飞虱大发生警报。由于今年夏收夏种进度较快,目前,山东粮食主产区大量套种玉米已经出苗。近日,各地植保部门发现,大量灰飞虱迁入玉米田、水稻秧田,出现数量激增现象。特别是鲁西南粮食主产区虫量之大历史罕见。
据山东省农业厅植保总站专家介绍,灰飞虱是玉米粗缩病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主要传毒介体,有随气流迁移和随降雨降落的习性,对玉米、水稻等秋粮作物危害严重。专家介绍说,玉米粗缩病一旦发生,较难防治,有植物癌症之称。玉米得了粗缩病,可导致玉米在苗期就死亡,发病轻的虽能结果穗,但很少结粒,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产。
目前,山东省已紧急动员,全力防控灰飞虱,确保疫情传播蔓延得到有效阻截。山东省要求各地成立相应防治机构,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将病虫害防控工作上升为政府行为,全面协调灰飞虱防控工作。各级农业部门都要层层落实分片包干制度,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力争全年粮食有个好收成。
山东各地积极展开病虫害监测,及时准确发布病虫信息。各市针对当地灰飞虱发生危害情况,制定计划,确保统一防治时间,统一防治药剂,不留地块,不留死角,应防尽防。目前,各地坚持早防、普防、强防的做法,大力开展专业化统一防治。对已感染玉米粗缩病的地块,组织专家进行科学评估鉴定,需要翻种的立即组织翻种或改种,力争将病虫危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