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8-06-27 01:26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有健康的身体,能为大家服务就是幸福
前不久,太原市西峪煤矿退休职工,85岁的刘光汉老人从储蓄所取出尚未到期的一笔存款,向组织交上15000元的特殊党费,为四川灾区人民献上自己的爱心。
之前,他已经捐过500元善款。
生于1923年的刘光汉老人,出生一个月后父母先后辞世,被太原市东家巷的孤儿院收养。长到16岁时去崞阳轩岗镇当长工,受尽了苦累。解放后,分了两间房子、4亩地、两只绵羊,还有粮食。现在说起来,刘光汉老人仍然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发自肺腑地说:共产党真是好!对共产党怀着深切感恩的心,刘光汉一直想着怎样回报党回报社会。他看到煤场洒落在筛风楼下的煤,便买了一个扁担两个箩筐,下班后,捡拾洒下的煤往煤场送,并把煤里的废铁捡出来,交给大队,一干就是六七年。刘光汉从35岁开始蒙生了入党的念头,多年来写了二三十份入党申请书,历经40多年,终于在81岁时实现了多年的夙愿,在2004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采访刘光汉老人,老人家的门上一根细绳的末端系着一个小环,门上贴着毛笔书写的便条:请拉铃铛,随手关门。老人不在家,邻居老大娘出来说刘光汉出去劳动了。我们在居民楼侧面看到刘光汉老人出的黑板报,工整清秀的字体写的都是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内容。
第二次采访刘光汉老人,他正在聚精会神地收看新闻联播。见有记者来访,老人立即关小了电视的声音,热情地同记者攀谈起来。
刘光汉老人的老伴也是孤儿院里的孤儿,十多年前去世了。独居的刘光汉老人早上起床后,穿好工作服,带上扫帚,推上自行车到矿区“巡视”,打扫卫生、整理草坪……楼前楼后,哪里不整洁,哪里就有老人的身影。老人购置了多种多样的工具,在客厅的衣柜下面有好几个小抽屉,专门放置了四五十种小工具。窗外搭建的简易小房子里是老人的工具房。多年来,老人通过出板报的方式坚持做好社区的义务宣传员,在老人家狭小的过道里,放着几个大的黑板,有老人自己做的,也有花钱买的。老人一次性买了15盒最好的无尘塑光粉笔,告诉记者足够一年使用了。黑板的旁边放着一个挂着红色帘子的木柜,老人解释说这是简易冰箱,两个碗里放着中午剩下的面条和火腿,碗盖上用两条湿漉漉的毛巾捂着,老人说这样能保持饭菜两三天不馊。老人的书房里摆放着笔墨纸砚,他每天坚持练毛笔字,力求写得工整些,出板报时人们好认。
每天下午是老人学习的时间,读书、看报、习字,并不断学习党的政策理论知识,认真写出心得体会,连同买来的有关书籍,一起送给矿上的党员。老人说购置工具或是买书送人,只要是给大家做好事,花钱从来不心疼。在老人看来,每个人都应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刘光汉年年被评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也被社区评为“自愿奉献好居民”。老人说只要有健康的身体,能为人民服务就是他最大的幸福。
史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