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发红包”开了个好头
叶祝颐
新闻———
据6月25日《南方日报》报道,广东东莞将拿出1.2亿多元,向12.2万低收入户籍人员发放一次性临时生活补贴,每人1000元,以减轻CPI上涨对其生活的影响。
此次临时生活补贴覆盖低保对象、五保户、非低保对象的优抚对象、非低保对象的一至四级残疾人、弃婴、已治愈的麻风病人和低保边缘户(家庭人均收入401元~600元的人员)。
东莞给低收入者“发红包”,是实实在在关注民生的举措,其体恤民生的思路及导向意义不可小视。
之前,上海市政协委员刑普曾建议,给全国人民每人发放1000元,以抵消CPI高速增长的影响,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令人欣慰的是,东莞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其实,不仅东莞,很多地方的百姓都面临较大的物价压力。从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5月我国CPI指数仍在高位运行。特别是最近成品油价格调整,给物价稳定带来了新的考验。一片涨声中,货币购买力不断缩水,有的人生活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在下降,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影响尤为明显。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东莞给低收入市民“发红包”的做法自然值得称道。
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东莞经济基础较好,其它地方即使有体恤低收入群体之心,未必有给低收入者“发红包”之财力。再者,用什么方式补贴低收入者,具体补多少,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值得探讨。但无论如何,东莞开了个好头。
让百姓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体现了政府的一种责任。
当然,在具体操作上,关怀低收入群体的方式有多种,不一定要照搬东莞直接给低收入者“发红包”的模式,各地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做出更为细致的制度安排。比如,用公共财政给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提供更多补贴与政策支持;扩大补贴范围,提高低保金发放标准,实现低保金与物价联动,等等。
更为重要的是,政府应该加大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事业投入的力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加公共产品供应种类与数量等。
“发红包”不该忘了外来工
张培元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包括低收入群体在内的广大市民理应分享更多红利———东莞市向低收入户籍人员发放1.2亿元临时生活补贴,内含沉甸甸的民本意识,彰显公共财政的民生取向。
美中不足的是,“红包”仅仅圈定户籍人员。要知道,在这个典型的沿海发达城市的755.8万总人口中,户籍人口只有169万,而常住外来人口高达586万,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3个是外来人员。在大大小小企业担当主力的是这些外来工,当地全力打造的“世界制造业基地”,也是建立在这支庞大的外来工队伍之上。
东莞市委、市政府两年前就已提出善待农民工的口号,倡议以“新莞人”称谓代替“农民工”,以消弭身份鸿沟,增加常住外来人口的认同感。但此番只给低收入户籍人员“发红包”,把众多外来工排斥在外,有点出人意料,也算美中不足。
当地的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中都有外来工的贡献,但人均GDP统计数字并没有把他们算在内。众多非户籍人员在这里工作、生活多年,仍徘徊于户籍藩篱之外,享受不到城市社保、同工同酬、子女免费义务教育及公共财政的福祉。
长年漂泊在异乡,将自己的根已深深扎进务工地的农民工,生活上同样也受到CPI上涨的影响,甚至比低收入户籍人员活得更为困窘,他们更需要制度的温暖和社会的关怀。在共建中付出心血汗水的外来工,在共享时不应该成为利益的无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