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6月27日电(记者李倩、徐晓蕾)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红岩镇,章艳在这里从事日用品销售业务已长达20年,但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兴过。她说:“去年10月,县里把我的商店改造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后,店里的月销售额从六七万元增加到10万元左右,春节期间生意更是红火,当月销售额达到了13万元!”
记者在章艳的农家店里看到,一排排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类日用品,每件商品都明码标价,以开架方式销售,一改农村商店往日“老式柜台货隔人,商品陈旧一层灰”的面貌。
在商店一隅,记者看到了弥渡县商务局的监督号码。
从2005年至2007年底,像章艳这样的农家店在云南省已有8210个。全省建立了165个配送中心,为农家店提供商品配送服务。
云南省农村日用品、农资产品、药品的销售环境大为改善,得益于商务部2005年启动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这项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国农村的乡村两级建立和培育出25万个具有现代商业物流水平的超市型农家店。在以往取得的成果基础上,今年云南省又提出在年内新建3500个农家店和50个配送中心。
章艳对记者说:“去年10月,县商务局动员我们改造,免费给我们提供了10米长的货架,还有打价器、提篮、消防栓等城里超市才有的装备。改造后,我们的商店在货源、价格、服务承诺等方面都必须遵从商务局的统一规定。”
据章艳介绍,建成农家店后,店里40%以上的商品都是从县商务局确定的配送中心进货,其他货源也来自大理城区的大型商贸公司。若店里某些商品不适销时,章艳只需打个电话,配送中心当天就能派车来调换。
章艳说:“镇里的消费者现在都信得过我们,以前只到城里买的贵重物品,现在都在我们店里买了,我们的经营业绩自然就上去了。”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