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七日电 题:修复鉴定人才极度匮乏成中国古籍发展瓶颈
中新社记者 应妮
“在中国,能够对古籍进行鉴定与保护的专家绝对不超过二位数”,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陈红彦对记者说。
她的身后,是正在国家图书馆的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国家珍贵古籍特展。
近四百件古籍皆为国家一二级文物,某些展品用“价值连城”来形容一点也不过份,如已是海内孤本的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残卷。
二00六年九月,国务院颁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将古籍保护工作列为重大项目;一年后开始组织申报珍贵古籍名录。
二00八年三月,国务院批准颁布首批二千二百八十二部《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及五十一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就是从这些名录中调选精品晋京。这些古籍出于保护需要,平时大多秘不示人,或为宋元旧本、明清精椠,或为旧抄名校、珍秘未传之本,更有生动优美的六朝隋唐写本、墨气逼人的宋明拓本、版画。
与国家日益对古籍保护重视相对的,是古籍保护人才的极度匮乏。
传统古籍修复技艺一直沿用的是口耳相传、师带徒的方式,直到今天这种方式仍然是修复业的主要教学模式。尽管这种方式对手工技艺的传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就弊端而言,学生数量少、教学保守而且技艺不易行诸笔端传之后世,因此核心技艺面临极大失传危险。
因此,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文化部曾组织相关人员专赴北京图书馆和中国书店学习古籍修复,打破了以往仅限师徒传授的狭隘;八十年代,文化部又曾委托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等古籍大馆,举办为期一年的古籍修复培训班。至今活跃在修复一线的还多是此次培养的人员。
陈红彦表示,古籍修复工作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陷入了尴尬境地。“在国外,古籍修复被视为艺术,从事珍贵古籍修复的人员一般具有硕士博士学历;而在中国,古籍修复人员仅被视为匠人,学历偏低素质不高。”
“实际上,从事古籍保护不仅需要修复技能,更需要中国书籍史、目录学、版本学的基本知识,还需要一定的生物学、化学、物理基础,从而能对纸张等建立分析。仅仅具备高中大专的知识储备显然是不够用的”,她忧道。
值得庆幸的是,二00三年八月,教育部办公厅、文化部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培养古籍修复人才试点工作的通知》,此后江苏省莫愁学校先是开设了中等技术专业学校,其后升格为大专,还有金陵科技学院等纷纷开展大专教育。保护计划启动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又在本科设置了相应课程,并已准备开设古籍保护与鉴定方向的研究生。
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刘玉才教授专门带领三十名弟子来参观这一特展,“北大近年来和国家图书馆加强了合作,近百名学生到一线亲身经历实践古籍修复工作,这和我们以前的从书本到书本相比,让学生对专业有了更形象理解”;而这三十多名弟子中,即将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的已近十人。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