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昆明6月28日(记者陈鸿燕 通讯员赵锦丽杨玉芳)“虎门硝烟”的老图片、毒品种类的动漫视频、吸毒成瘾的骇人图片、中外警方禁毒工作的漫画……这些是景洪市民族中学九年级一班课堂多媒体投影布上的内容,乍一看,还以为是公安民警进学校搞“6·26”禁毒宣传呢。
可继续往下听,台上授课老师侃侃而谈:“鸦片中虽然已知含有25种左右生物碱,但鸦片的毒性主要来自吗啡。1817年出现的鸦片精制品,成为化学史上最早被纯化的生物碱。”
“吗啡为无色棱柱状晶体,熔点254~256℃,味苦,……在碱性水溶液中较易溶解” ……
“吗啡用乙酰化剂处理时生成二乙酰基吗啡,并称为海洛因(Heroine)” ……
这些内容又不像是公安民警在讲课,直到授课人讲到吗啡、罂粟碱、古柯碱、大麻酚等常见毒品的化学分子式时,才反应过来,这是一堂化学课。授课老师是景洪市民族中学的化学老师??彭老师。
景洪市民族中学把禁毒教育与联系紧密的化学课融合在一起,是公安机关禁毒宣传与学校教学紧密结合的良举。西双版纳州每一所学校都在辖区公安机关和禁毒民警、社区民警的帮助下,都推出了自己富有特色的禁毒宣传教育举措。这样做主要的目的在于:一是要引导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认识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二是教学生学会一些拒绝毒品的方法,保护自己不受毒品的侵害;三是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禁毒工作,尽自己的力量支持我国禁毒事业。
除了配合景洪市民族中学推出“彭老师的化学课”这样的特色禁毒宣传教育举措外,针对学生禁毒工作,西双版纳州各级公安机关定期、不定期深入学校,指导学校围绕“十个一”(有一个禁毒教育活动室、设一名法制副校长、开一次禁毒主题班会、上一堂禁毒教育课、写一篇禁毒学习心得体会、增设一块墙报、一套禁毒教育影像资料、签订一份与学生家长的禁毒预防责任书、组织一台禁毒文艺节目、制定一套禁毒教学计划和教案)开展禁毒宣传教育。
景洪市职业中学组织学生开展的以“拒绝毒品珍爱生命”为主题的漫画比赛和景洪市一中组织学生撰写的听取禁毒讲座学习心得以及勐罕中学排演了与禁毒有关的小品等举措,也都是公安禁毒宣传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推出的好路子。
据了解,景洪市公安局负责禁毒宣传的李警官还接到景洪市民族中学副校长的电话邀请,参加九年级“6.26”主题班会。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主题班会,可以说,通过公安禁毒宣传与学校禁毒教育的有机结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道理逐渐渗透到学生的认知领域。不是说,一个孩子能带动三代人吗?在孩子的影响下,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禁绝毒品的斗争中。
(责任编辑:黄成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