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守帅)近日,在四川师范大学举行的我省重灾区骨干教师心理康复教育培训班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崇德对目前灾区的心理疏导工作提出几点意见。
他说,从目前情况看,不少心理工作者做的是一些应急的救援工作,不断地在各个受灾地点奔波。
这样,不仅没有实现良好的愿望,反而会给灾区添乱。他建议参与心理救援的志愿者,要服从当地政府的领导,有组织、分批次进入灾区,避免出现“蜻蜓点水”式的心理疏导工作。
结合对口支援的思路,他建议,对口支援省市的心理学工作者,应积极地承担重任,与四川心理学工作者、灾区中小学教师一道,“承包”对应灾区的部分心理疏导工作。尤其是要长期、固定地深入到学校。
林崇德教授认为,心理咨询有伦理要求,要注意当地的文化、环境、习俗。特别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更应尊重他们的信仰风俗。这就要求所有从事心理疏导的人员,在进入灾区前,必须掌握大量的当地资料,避免灾后群众再次受到心理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