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澳门南舢舨码头的执罚争议或已平息,但背后的管理问题依然令人关注。(图片来源:澳门日报)
中新网6月30日电 据澳门日报报道,澳门廉政公署处理一宗无牌烧腊工场的检控及处罚问题时发现,监管商业牌照的澳门经济局初步证实工场长期在无准照下营运,局方在2000年已作出处罚决定,但在工场负责人缴纳罚款后,局方再无跟进检查,以致该工场违规运作情况持续存在,到2007年再被稽查检控。
事缘1995年经济局前身接到有居民申请在住宅楼宇内开设烧腊工场,认为这属于饮食场所的规管范围,故把申请转交旅游部门,但并未依法把这一决定通知当事人。
2000年7月,经济局发现有人在上述地铺内无牌经营烧腊工场,经调查取证,代局长于2001年8月批示科处罚款1万元及命令该工场实时停止运作。10月违法者向行政法院提起上诉。
2002年5月行政法院裁定违法者的上诉理由不成立后,经济局曾去函税务执行处要求强制征收违法者欠缴的罚款,但始终没有采取任何核实措施,覆查工场是否已停止运作。该局稽查厅的督察更仅以违法者于2002年7月缴清罚款为由而建议归档。廉政公署狠批这是该局稽查主管人员的“集体疏忽”,属行政失当。
2006年2月,上述场所再被发现无牌经营烧腊工场后,违法者坚称当年经济局某厅长向其表示“罚款必须缴交,但工场仍可继续运作”,上述辩解与局方自知悉其缴清罚款后再无派员巡查工场的客观事实相符合,难免令人相信“承诺”的存在。
更令人费解的是,局方并无就此事提起调查或作任何的澄清、回应,代副局长仅表示当时曾口头询问局长、厅长及其它在职人员,但全部否认上述指控,所以便没有理会。
廉政公署狠批,局方如此认定持续多年无牌运作的经营者“确有诚意”搬迁,实在过于草率,尤其当事人根本从未正式向局方提交任何准照申请。
至2007年10月该局稽查厅人员“第三度发现”该工场继续运作,且生产设备根本没有减少或有搬迁迹象,但局方只是再次检控,罚款相对加重,但依然没有立即对上述工场采取保全措施。廉政公署慨叹这只会导致局方对该违法者之前所作的停止运作令“形同虚设”。对这次个案,廉署已向经济局发出修订法例、检讨运作的劝喻,经济局回复称完全接纳。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