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网痴 中新社发 谢正军 摄
中新网6月30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6月30日发表署名文章说,要解决电玩、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我认为父母的关爱最重要,更应鼓励孩子多从事社交活动,多和其他人沟通以破除闭塞,让心境开朗。有时甚至可以从事义工,或到第三世界国家旅行,让孩子们打开眼界,居安思危,了解到世界上有许多应关注的事,把他们从虚拟世界带回现实中。
文章摘录如下:
东京秋叶原青年杀人事件并不是一起普通的狂汉杀人事件,而是与资讯科技相关的一宗社会悲剧。
凶手25岁的加藤智大显然是受了电玩之类的次文化影响,加上受了挫折刺激,以至愤世嫉俗,神志上虚实不分,把虚拟世界的杀戮情景运用到现实世界上。
对一般人而言,这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把电玩、电子动画中的境况当真。吾人常说,电影是演给人看的,动画中的景况亦然,狂枪扫射、炮火轰炸……正常人都明了只是一场游戏。
对于电玩,早有辩论,随着资信技术发展,近年电玩越来越精密,角色扮演让电玩变得逼真非常,久而久之,你会入境,仿佛自己就是“画中人”。
一些年轻人更花很多钱,把自己装扮成动画中的人物。我就看过这类的异类少年,把头发梳成尖角状,像极了当年的彷客。每个时代有不同的隐世者,从嬉皮士、彷客、麦当劳少年、彩装少年到今时今日的“动画少年”,虽然名堂不一样,但是,他们的心灵深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空虚,空虚占据了他们的心灵。
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人们的看法不一,有者认为这只是一种渲泄,不足为惧,是成长过程的一个阶段。就像迷恋歌影星,长大之后思想改变,一切都会改观。
我想这样的解读对大部分的电玩发烧友而言是可以成立的,但别忘了一种米养百样人,不同的人对电玩的感受不一样,就像有些人迷信、有些人很容易被催眠、有些人很情绪化,看伦理片哭成泪人。
有研究发现,看完武打片走出影院,男士们个个挺胸阔步,仿佛自己就是那个打不死的英雄。看了爱情悲剧,则心情沉重。70年代,有部恬妮主演的片子叫《我心碎了》,说的大概是女人被抛弃的故事,影片赚人热泪,据报载有女观众看后自杀。或许这些女观众本身情绪不定,受影片情节感染下走上绝路。
电玩的情况亦然,一些心理素质不好的青少年,可能就会受电玩中的价值观影响,进而影响了他们的行为。
现在有许多双薪族的家长,平日忙于工作,对孩子疏于管教,买架电脑,买个PSP掌上游戏机给孩子作为弥补。孩子沉迷电玩,不来吵家长,一些家长还乐得耳根清静。
青少年是身心成长的时期,少儿价值观须经过一个确立的过程。试想,整天打电玩,上网和一些乱七八糟的陌生网客清谈的少儿,会养成什么样的价值观?
另一方面,长期对着电脑,他们会变得封闭内向,待人处事不善沟通。在学业或生活上面对困扰,就会通过电玩或上网,借以麻醉自己,忘记或避开不愉快的事。
要解决电玩、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我认为父母的关爱最重要,更应鼓励孩子多从事社交活动,多和其他人沟通以破除闭塞,让心境开朗。有时甚至可以从事义工,或到第三世界国家旅行,让孩子们打开眼界,居安思危,了解到世界上有许多应关注的事,把他们从虚拟世界带回现实中。(高极登)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