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罗范椒芬、杨耀忠、黄玉山、高宝龄等参观学生上课。(图片来源:文汇报)
中新网7月3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优势互补、各展所长的“深港融合”是近年热话,教育范畴也不甘落后。位于深圳的罗湖区港人子弟学校,近日正与香港教育局商讨,参与香港的升中派位机制,预料最快在2010年落实,届时将有近百名毕业生可直接衔接升读香港的中学。
由于该校采用了香港“两文三语”的教学模式,课程上亦开设了与港小学相同的常识及英文科目,校方相信可助毕业生满足将来升读港校的需要。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前教统局常任秘书长罗范椒芬说,有关新安排可望解决港人子弟返港升学的部分难题。
随着深港各方面的交流日渐频繁,深圳居住而在港上学、每天穿梭于两地间的跨境学童越来越多。深圳教育局数据显示,单是小学或以上的跨境学童便达3500名,同时,有5000名港人子弟在深接受小学或以上的教育。不过,由于两地间教育制度大不同,在内地读书却想将来返港的港人子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难题。
罗湖区港人子弟学校日前获初步确认,可望纳入香港升中派位机制之中,有关机制需要学生小五、小六的成绩作指标,所以派位最快可在2010年落实。由于地理上邻近,预料参与学生将主要派往香港北区的中学。校长郑佳秋表示,目前该校有617名学生,预料在2010年升中的将有近百人,他们可望成为首批“打通”两地升学制度安排的参与者。
日前访问该校的罗范椒芬对有第一间内地小学纳入香港升中派位机制表示积极支持。她指出,现时深港两地教育体系大有不同,港人子弟要升学面对不少难题,这次新安排既解决学生一部分升学困难,更可望成为两地教育发展的契机,进一步推动交流。
香港教育局回应说,目前正在与内地有关机构及学校商讨,让在深圳就读小学而有意回港升学的港人子女有更便利的安排;初步已确定以试点学校形式推行,而未来与派位相关的具体安排,仍有待与各方作进一步商讨。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