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连九族 父母不拆迁子女停职
河南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护士周丹(化名)6月2日接到单位通知:停职回家做父母的工作,“何时签了(拆迁协议)何时上班。”截至记者发稿时,周丹仍停职在家。
周丹的遭遇并非个案。
|
父母不拆迁子女停职停薪
近日,网友“gwhql”在论坛上发表题为《河南开封正在上演现代版株连九族》的帖子,诉说妻子周丹因父母不拆迁而被单位两次停职的经历,记者随后联系到发帖人王军(化名)。
王军说,因为岳父家没有与拆迁办签下拆迁协议,在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上班的妻子被停职,医院要求她全脱产做父母的动迁工作,妻子5月份的工资也被单位扣下,医院称何时做通(父母的工作)何时给。
早在2007年11月28日,周丹就已经接到医院的口头通知,称其“父母未与拆迁办签订拆迁协议,被停止一切职务回家做动迁工作”。停职三天后,这件事情不了了之。
王军说,妻子第二次被停职后,朋友给他支了一招,“让我老婆和父母脱离关系。”据他了解,确实有人为了保住工作而采取和父母脱离关系的办法。一开始这个办法还有效,后来即使脱离关系也不被认可,一样要去动迁。
拆迁户不满补偿过低
据了解,2007年7月,开封市元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对医院后街这一地块进行开发,建成后的小高层住宅均价在每平方米2800元左右。由于每平方米不到1000元的补偿与开封目前3000元左右的房价相差甚大,动迁工作进展缓慢。周丹说,父母可拿到大约11万元补偿金,这些钱原地回迁根本没戏。即使买楼龄10年以上的二手房,也只能买到五六十平方米,父母和姐姐两家五口人根本住不下。
更令周丹不解的是,她结婚后即出去另住,父母家拆迁怎么会和她的工作挂钩?现在,医院领导每天都会问她动迁的进展,“怎么像是我家(被)拆迁一样?”
随后,记者联系到周丹所在医院的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院方确实对几个公职人员停薪停职,“同意拆迁了再发(工资)”。
“我们也不想这样。”该负责人说,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拆迁不是医院的职能。“从市里到区里,区里到卫生局,卫生局到医院,(命令)一级一级往下压,作为市级医院,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
与周丹一起被停职的还有她的两名同事。在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对这三人的停职通知上,写明是“按市卫生局下发‘关于加大公职人员拆迁力度的通知’”。开封市卫生局5月30日下发的这个通知要求,自6月2日起,各单位涉及拆迁的公职人员一律停薪停职,全部脱产回家做工作。
全市实施职工停职动迁
记者又联系了开封市国土局房屋拆迁管理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让职工停职回家动迁的不止医院,“全市都这样。什么时候亲属签字同意拆迁,(公职人员)什么时候才能上班。”
面对记者“这样做没有法律依据”的质疑,该工作人员回答说,市里就是这样规定的。
2008年6月14日,河南省政府信息网报道开封市房屋拆迁工作第4次专题会议召开,市长周以忠在会上强调,“各单位确保6月20日之前完成应承担的公职人员户的拆迁工作,7月10日前完成拆迁任务”。
律师认为践踏法律精神
广东正大方略律师事务所余树林律师表示,责任自负是现代法律的基本精神,这种动迁方式简直就是古代社会“株连九族”封建思想的延续,是对法律精神的践踏。
余树林律师还表示,抛开法律的问题,相对于个人,单位处于强势地位,这样做无异于恃强凌弱。单位的这种行为无异于以员工的前途来“要挟”员工。这样下去势必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也是对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公然挑战。据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