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日本首相福田康夫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7月7日至9日出席在日本北海道洞爷湖举行的八国集团同有关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这将是自2003年6月以来胡锦涛主席第五次出席八国峰会框架下的对话会议。
过去5年中,从法国鲜花盛开的边境小城埃维昂,到英国草木深秀的苏格兰鹰谷,从俄罗斯古色古香的“北方之都”圣彼得堡,到德国风景如画的海滨城市海利根达姆——胡锦涛主席繁忙的身影一次次出现在八国集团同有关国家领导人对话会上,出现在发展中国家领导人的集体会晤中,出现在同与会国家领导人的一场场双边会晤中……胡锦涛主席的每一场重要活动,都受到世界的注目;在全球重大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上,中国声音备受关注。
过去5年中,八国峰会开始一改以往“富国俱乐部”的小聚会模式,逐步形成南北领导人对话机制。八国峰会,不再仅仅是富国之间的政策协调会,也不再是西方工业大国单方面提升全球话语权和管治能力的一个平台。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声音的汇聚,是世界部分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就重大国际问题的对话。
过去5年中,在八国峰会框架下的对话平台上,胡锦涛主席全面阐述了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推动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立场,强调了加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重要性,就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世界多样性、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充实南北合作的实质内容提出具体建议,并倡导对话会平衡反映各方关切,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呼声。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策宣示,同样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
关注全球重大问题——
务实主张,战略眼光,负责任的建设性态度
务实主张,战略眼光,负责任的建设性态度,这是胡锦涛主席在历次对话会上的讲话所显示的共同特点。
2003年,在埃维昂,首次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的胡锦涛主席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与会领导人众多,但法新社惟独对胡锦涛主席的抵达单发一条消息。对话的议题集中于世界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减债等问题,胡锦涛主席就发展问题提出四点建议: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倡导和睦相处,维护世界多样性;加强多边合作,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加大支持力度,充实南北合作的实质内容。这些主张高瞻远瞩,不仅体现了中国积极推动南北对话与合作的态度,也为促进南北合作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2005年,在鹰谷,处于伦敦地铁爆炸事件冲击波中的对话会,格外引人注目。针对地区冲突不止、贫富差距拉大、恐怖主义、环境恶化、金融风险、重大传染疾病等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挑战,胡锦涛主席呼吁各国共同努力,保持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加强政策磋商,推动解决世界经济发展的深层问题;开展务实合作,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深化南北对话,建立新型合作伙伴关系。针对气候变化问题,他明确指出“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并提出三项具体建议,即探讨建立有效的技术推广机制,开展互利技术合作,保障资金来源。针对多边贸易体制发展问题,他强调“建设公开、公正、合理、透明、开放、非歧视的国际多边贸易体制,有利于促进地区和全球贸易稳定增长,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均衡、持续发展,符合各方利益”,“中国政府是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拥护者和参与者”,“世界各国都能够从中国的发展中找到发展机遇和巨大商机。中国的发展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发展机遇。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不断加大”。这些具体务实的主张,既考虑到不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国际舆论纷纷做出“八国集团绕开中国就不可能有实质性作为”的判断。
2006年,在圣彼得堡,能源安全成为突出议题。这年伊始,很多工业国家纷纷出台“新能源计划”。胡锦涛主席在对话会上提出了观点鲜明的新能源安全观。他指出,“为保障全球能源安全,我们应该树立和落实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并提出三大努力方向,即加强能源开发利用的互利合作、形成先进能源技术的研发推广体系、维护能源安全稳定的良好政治环境。胡锦涛主席还就当时国际社会的当务之急——加强防控传染病,提出了具体的主张,呼吁国际社会建立和完善多边防控合作机制,加快制定抗击禽流感等传染病的总体规划,推广科学规范的防控措施,发挥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以及区域合作组织等机构的重要作用。胡锦涛主席还就教育问题阐述主张,强调“发展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也有助于增进不同文明的相互理解”,呼吁人们关注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加强国际交流、共享教育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育机会,增加政府投入、加强能力建设等问题,呼吁促进联合国机构、其他国际组织和双边援助将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作为优先目标,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平等参与国际教育合作和规则制定。
一系列观点的阐述,一个个建议的提出,显示了中国愿同国际社会成员携手共创未来、推动合作共赢的真诚努力。
2007年,在海利根达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备受瞩目,“后京都议定书”进程呼之欲出。胡锦涛主席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系统阐述了中国的立场和主张,增进了国际社会对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了解。胡锦涛主席指出,国际社会应树立新的利益观和合作模式,积极开展务实合作;要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发达国家应完成《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减排目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并在2012年后继续率先承担减排义务;在现阶段向发展中国家提出强制性减排要求是不合适的,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措施,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中国愿继续积极参与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南南合作。胡锦涛主席的讲话显示了中国积极、建设性和负责任的态度,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受到各方的积极评价。国际舆论认为,胡锦涛主席的讲话向国际社会宣示了发展中国家要求秉持公正、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
在这次对话会上,胡锦涛主席就世界经济问题阐述立场,提出国际社会应共担责任,促进世界经济均衡稳定发展;深化经济技术合作,抓紧落实千年发展目标,尤其是满足非洲发展的特殊需要,缩小南北差距,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统筹兼顾,落实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等达成的共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他呼吁国际社会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着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他强调,国际经济体系改革应该充分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代表性,通过民主协商妥善解决分歧和矛盾。胡锦涛主席的讲话体现了我国支持推动建立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的立场,得到了与会国家的普遍肯定。
促进南南互利合作——
“平等、团结、共赢”的交响
在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的机制之外,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五大发展中国家领导人集体会晤的机制日渐形成。中、印、巴、南、墨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代表。在五国集体会晤中,来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声音,一以贯之地强调着促进南南互利合作;在五国集体会晤的平台上,形成了“平等、团结、共赢”的交响。
在鹰谷会晤中,胡锦涛主席倡议并出席了同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领导人的集体会晤并对加强南南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发表了重要看法。胡锦涛主席在集体会晤时提出的4点建议突出团结协作,强调求同存异,倡导拓展思路,为深入开展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指明了方向。他呼吁发达国家增加投资和援助,减少贸易壁垒,减免债务,敦促发达国家率先承担减限排责任,充分表明了中国始终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始终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
在圣彼得堡会晤中,胡锦涛主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带来的发展机遇,和南北差距继续拉大、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带来的严峻挑战面前,各方应该从战略高度审视和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为此,他提出3点建议:一、落实承诺,促进国际发展合作;二、加强合作,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成功;三、开拓创新,深化南南合作。胡锦涛主席就非洲发展问题指出,国际社会应该更多关注非洲的稳定和发展。我们同为发展中国家,应该也能够在帮助非洲国家执行“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有所作为。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举行,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加强中非友谊、促进中非合作的切实努力。
在海利根达姆会晤中,胡锦涛主席反复强调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的重要性,呼吁各方携手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维护共同利益,重点推动建立良好的国际经济秩序和金融、贸易、能源环境,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发言权和代表性,敦促发达国家切实兑现承诺。胡锦涛主席强调,对话应体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等、互利、共赢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的要求,在求同存异、循序渐进基础上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同时也要努力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对话形式、议题设定、对话成果等方面的发言权。
每一次,胡锦涛主席的讲话都得到与会发展中国家领导人的积极响应。他们一致表示,五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五国应加强协调,使发展中五国同八国集团的对话更加有效。
增进大国互信——
发展稳定、积极、健康的大国关系
多边外交的舞台,也是双边会晤的重要平台。在八国集团对话会的平台上,发展中大国的领导人同发达国家领导人的双边会晤,不同凡响。聚光灯下,一次次热情的握手,一次次镜头中的定格,蕴涵了多少国际风云的旁白,折射了多少国际形势的走向。沟通加深理解,交流增进互信。在互信基础上,大国之间形成稳定、积极、健康的关系,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来说是重要的福音。
以往的四次与会,胡锦涛主席同15个国家的领导人进行了20多次双边会晤,推动了中国同相关国家在双边和国际事务中的合作。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科索沃问题……胡锦涛主席同各国领导人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全面阐述中国推动通过对话谈判解决有关问题的立场,介绍中国为此作出的建设性努力。各国领导人积极评价中国发挥的积极作用,表示愿同中国加强协调配合,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
在双边会晤中,胡锦涛主席和多国领导人在加强政治上的对话、经济上的互利合作、文化上的交流互鉴、国际事务中的协调配合方面取得的共识,顺应世界人民的共同期待,国际社会在共建和谐世界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瞩望2008之夏——
新形势、多领域的对话
2008年,国际社会面对的形势不同寻常,不乏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世界经济因美国次贷危机、国际金融动荡、原油价格猛涨、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而面临严峻考验。
——全球气候变化作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给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任务成为必需。在去年底形成“巴厘岛路线图”的基础上,各国的具体努力备受期待。
——世界粮食价格迅猛上涨,国际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全球超过1亿人陷入饥荒,国际社会过去5至10年的减贫与发展成果有可能毁于一旦。
——2008年是千年发展目标的中期评审年,无论世界经济面对的问题,还是粮价猛涨导致饥荒,都会使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面临挑战。
2008年,也是中国的不同寻常之年。2008年的中国,已是国际媒体格外关注的焦点。胡锦涛主席第五次出席八国集团同有关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会期虽然不长,但出席的活动相当之多:7月8日的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发展中五国领导人集体会晤,就五国领导人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7月9日的八国集团与发展中五国(“8+5”)领导人会议,着重讨论投资、能效、创新、发展等海利根达姆进程相关问题;7月9日的经济大国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领导人会议,主要讨论气候变化问题;7月9日的“8+8”工作午餐会(传统的8+5之外,还有澳大利亚、印尼和韩国领导人参加),讨论世界经济形势、粮食安全、发展等各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与会期间会见多位有关国家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意见。
外交部部长助理刘结一对记者说,中国重视八国集团同有关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领导人的对话会。我们希望对话会有利于加强南北对话,推动多边合作,促进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贡献。从长远看,加强中国与八国集团的对话与合作,既符合双方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种种问题,都需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谋对策,合作应对。出席本次对话会的国家GDP总额约占全球GDP的3/4,对解决重大全球问题肩负重要责任。2008年之夏,世人瞩目日本北海道洞爷湖,针对新形势、多领域话题的对话,将书写出新的篇章,为世界带来新的机遇。 (本报记者吕岩松吴绮敏 韦冬泽 崔 寅)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