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中国仍是投资沃土 欧洲企业:不存在“撤离中国论”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外国资本和某些制造技术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中,外国企业也在中国获得了惊人的高额利润。如今,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大幅提升,庞大的中国经济规模对能源、原材料需求增长,有些外国企业家发现,他们在中国的经营环境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马丁·波斯特在上世纪80年代参与建造了德国大众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汽车工厂,并出任上海大众的第一任德方经理。他在最近出版的一本书中写道,“大众在原始的东方首次开拓业务时,当地汽车行业与西方水平的差距可谓天壤之别。而今天,德国的道路上已经出现了首批中国生产的汽车”。

  《法兰克福评论报》评价说,“长期以来,中国制造是廉价生产的同义词,欧美一大部分消费品都在中国生产。由于工资低、基础设施好,中国成了无以竞争的廉价生产基地”。在这段话后,报道笔锋一转,谈到了中国近年来的变化:“工资和能源价格上涨,环保政策趋于严格,税收优惠减少,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也在迫使一些企业考虑将生产基地迁出中国”。

  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德企准备扩大在华投资

  据报道,一两年前出现过某些韩国企业撤离中国的现象。有的是这样的:韩国老板晚上关上办公室大门,一夜之间离开中国,音信全无,留下大量的债务和等待发工资的工人。某韩国老板抱怨说,解散企业的费用大大超过了建厂投资,不得不丢下工厂,一走了之。

  德国《南德意志报》在报道韩国企业开溜的新闻时评论说,与韩国的竞争对手相比,欧洲企业在中国面临的价格压力较小些。因为他们的工资比重明显较小,直接工资成本往往只占生产成本的15%到20%。“道理很简单,如果汗衫和玩具的人工成本突然变得昂贵起来,一些工作岗位必然将随之丢失;但如果制造的是飞机和汽车的话,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实际上,上海德国外贸商会(AHK)在今年年初针对上千家在华德企的调查表明,90%以上的德国企业准备在近期继续扩大在中国的投资,而在六年前的上次调查中这一比例为80%。近几年到中国投资设厂的德国企业数量也呈加速增长态势。

  江苏太仓地处长三角核心地段,聚集了1200多家外资企业。它素有“中国德企之乡”的美称,目前有115家德国企业在此落户,占到了全部在华投资德企的近十分之一。太仓市市长谢鸣便向《环球》杂志记者表示,近来确实有部分外资企业考虑撤出,但主要为韩国和台湾企业,很少有欧洲企业撤资。相反,近几年来每年都有二三十家德资企业迁往太仓,预计到2012年,德国企业将突破200家。

  回迁企业多为经营失误

  资本像水一样,总是流向成本低的地方。虽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处于增长过程,但其仍然不足欧洲的五分之一。对于一些高技术含量的企业而言,目前还绝不至于达到“从外迁到回迁的拐点”。

  太仓开发区副主任冯玉良向《环球》杂志记者分析道,“偶尔会有考虑回迁的欧洲企业,其主要原因大都是由于经营失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中国市场这也属于正常现象。”冯玉良表示,准备不足、决策失误、用人不当等,都可能造成在中国投资的失败。

  冯玉良向记者讲述了开发区内一家由于经营失误原本要“回迁”的德国企业的故事。这家生产汽车配件的德资企业大约五年前在太仓设厂。虽然它在业内相当知名,但当时在中国并没有固定的客户。公司从德国派来的总经理略懂中文,但对于如何在中国开拓市场并没有经验。结果一年多经营下来大幅亏损,德国总部不得不做出决定,要将工厂迁回德国。

  但当时一个担任总经理助理的中国留德学生自己请命,希望由他负责在中国开拓市场,最终在一年内使产品销售大幅上升,公司扭亏为盈。德国总部喜出望外,任命他为总经理,目前该企业在国内市场已经占有相当的份额。

  此外,如果外企在中国投资仅仅是看重低成本,而不是为了开拓中国市场,其投资的成功率也要低得多。博思艾伦咨询公司的调查表明,那些把中国同时作为销售市场和生产基地的企业,比那些在只把其中一个因素作为目标的企业要成功得多。结合两者的企业成功率达29.6%,而仅将其中一个作为目标的企业成功率只有17.8%。

   东欧越南印度并非乐土

  除中国外,欧洲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还包括东欧以及潜在的越南、印度等地。有部分人士担心,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会有更多在华投资企业迁往这些地区。

  在年初博思艾伦咨询公司所做的调查中,有搬迁念头的外企最看好的目的地是越南,一半以上的投资者认为那是最佳选择,另有37%的人认为印度是第一选择。但最近越南发生的金融动荡,使这些企业在选择投资地时不得不多加考虑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性。

  而在东欧国家,物流基础设施落后、技术获得困难、主管级雇员短缺等因素也一直是影响期投资吸引力的致命因素。加上最近以来这些国家动辄超过10%的通货膨胀率、居民过度借贷消费等,许多原本在东欧国家设厂的西欧企业开始迁出,倒成为一个看得见的趋势。

  英国生产燃料罐的企业Nucan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公司曾奔向波兰,利用那里成本低廉的优势。但当其供应商将部分制造业务外包后,产品质量出现了下降,公司被迫决定将生产迁回英国,尽管英国的成本比波兰高一倍。步Nucan公司后尘,英国啤酒制造商CobraBeer在五月份也将其大部分酿造业务从波兰迁回英国。

  此外,对于转移到其他国家建立生产线所需的高昂费用,更是让许多企业感到畏惧,他们最终不得不放弃频繁的搬迁。

  中国投资竞争力仍在上涨

  而在全球范围内来看,中国的投资竞争力仍然在逐步上升。世界著名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在6月5日发表的一份年度报告显示,因为拥有巨大的尚未开发的市场、乐观的经济增长潜力以及充满创新活力,中国首次成为跨国企业经理人眼中“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国家。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调查综合考虑了基础设施、税收、劳动力成本和员工素质以及经济增长潜力、企业文化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最终结果显示,47%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此外,印度以30%的得票率排名第二,俄罗斯以21%的得票率位居第三。而在去年,名列第一的美国得到33%的被调查者的看好,今年这一比例已降至12%。德国是西欧国家中在投资吸引力方面唯一进入全球前10名的国家。但今年德国的位次已由去年的第4降至第6。

  德国斯图加特市长谢斯特博士在接受《环球》杂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任何德国企业都不能忽视中国13亿人的巨大市场,而只有本地化的经营才能最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德国企业到中国生产,这不仅是德国企业保持全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德国本土的就业岗位。”

  中德经济金融协会主席王学军则表示,“在未来很长时间内,西方企业前往中国投资设厂仍然是主流的趋势。随着中国产业水平的提高,部分外资企业迁出中国,国内企业重新获得部分市场份额,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这不一定是坏事。但从目前来看,中国与欧洲企业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欧洲企业短期内不会大量回迁”。(记者/郇公弟) (来源:《环球》杂志)
(责任编辑:黄成勋)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