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7月8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副主任武志昂就记者关于目前中国的不良反应报告大部分来自于医疗机构,而国外的医药企业会跟踪药品上市后的不良反应情况,中国医药企业未能这样做的问题时介绍说,由于中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大部分来源于医院,一线的医生对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收集信息,而医药企业的报告比较少,是和国家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中新社发徐曦弋 摄
中新社北京七月八日电(项征 曾利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今天表示,中国通过建立预警制度、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和防止药品不良反应对公众造成的危害。
她在此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中国的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逐年增多,并不是过去发生少,而是有关法规不断完善,建立了相关制度保障,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不断重视加强,过去报不上来的现在可以报上来了。
特别是二00一年,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及时向制药企业、医疗机构等通报上市药品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引导制药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或修改说明书、提示医生和患者慎重使用,起到很好的预警作用。
颜江瑛透露,对于发生过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将根据其风险程度,采取责令修改药品说明书、暂停销售使用、改进生产工艺、非处方药转为处方药管理以及责令撤市等五项措施。截至目前,国家药监局已发布十五期信息通报,通报了四十九个有安全隐患的药品。
据知,迄今已有葛根素注射液、莲必治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非甾体类抗炎药、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胸腺肽注射剂、硫普罗宁注射剂、罗格列酮、头孢曲松钠等药品被该局责令修改说明书;乙双吗啉、鱼腥草注射液、替加色罗、抑肽酶被暂停销售使用;培高利特被责令撤市。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