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开始写作、现已出版9部作品的“90后美少女作家”蒋方舟,今年也参加了高考,并在1月通过了清华自主招生的考试,清华同意将降60分调档。日前蒋方舟接到清华大学的电话,通知她于7月14日到某门户网站参加关于自主招生的访谈。
蒋方舟表示,这意味着清华已经基本录取了自己。清华大学招生办老师亦表示,“以她现在的考分再加上自主的优惠,问题不大。”(《京华时报》7月8日)
不拘一格录取人才,体现的是名校对于有才华者高看一等的认同,是人才之幸。但对于一种体现公平的制度而言,名校降分录才女的做法,却似乎有违程序正义。高考本来就是录用通才而不是专才的测试手段,是一考定成败的一种选才方式,这种方式有不足,但它就是这样设置的,已通行多年,成就了很多人,也错过了一些很有才华的人。尽管高考有无数的弊端,但其以竞争机制的相对公平性而获得尊重,其公平性体现在,参与资格相对公平,机会均等,分数一把尺子量到底。高考,可以说是很多贫寒家庭孩子唯一深情仰望的公平正义,是上帝垂下的一根让他们借以跃上龙门的绳索,是世界给予的种种希望泡沫中尚可相信的一种。
问题是,在目前高校间也存在巨大竞争的形势下,清华北大一类名校也不能免俗,纷纷进入借明星炒名气争才子夺市场的行列。为了加大竞争优势,每一所高校最先考虑的,都是如何最大程度地用足自主招生权,因而在降分录才女一事的操作上,清华有权录取他们认为“特别优秀”的少女作家,这在民意上不会引起任何恶感,甚至还会得到“惜才如金”的美誉,这是属于名人与名校的双赢:以一个才女的幸运,挤掉了某一个未知考生的幸运。
程序正义是刻板的,却也是必须尊重的。其实,身为少女作家的蒋方舟在自己的人生规划上,完全可以另辟蹊径,避开名校镀金的选择———她可以要么如“中国童话大王”郑渊洁父子或韩寒一样,拒绝向传统教育低头,宁可不读大学,在自己的文学之路上“一条道走到亮”;要么干脆挑一所拥有名专业名教师、但分数线不如清华北大那么高的普通大学,问心无愧地考进去。然而,既然她选择了以普通考生的身份参加高考,希望借此踏入中国一流名校的大门,请名校还是用分数线这把唯一公正的尺子来量她,而不是以优惠政策来俯就她吧!哪怕蒋方舟因此失去了名校光环的塑身,这样的挫折对于她自强的心灵是一种砥砺,焉知非福?
在我们还没有寻到更科学公平的高等教育体制之前,最好别轻易丢掉那一把尚存于人心的分数公尺。(时代信报 阳光) (来源:华龙网)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