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成都7月9日电 特约记者申进科、特约通讯员史勇报道:针对四川震区降雨增多造成多处泥石流及山体滑坡的实际,空军后勤系统所属工程兵部队,探索出震区雨季施工安全“五要则”,保证了震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我们探索出的"五要则",与保障交通安全的"一慢二看三通过"经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多次在重灾区清理道路塌方的广空后勤部某机场工兵勤务队队长宫金明向记者介绍了“五要则”的基本内容:
“一引导”,就是引导官兵端正“生死观”。连日来震区突发性塌方时有发生,在施工中“既要激发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又要尽力避免无谓的牺牲”等体现安全文明的新观念。
“二掌握”,就是让官兵及早掌握处置突发险情的科学方法。在遭遇塌方、泥石流等突发性险情时,官兵们掌握了如何求援、自救的处置应对方法。
“三预测”,就是加强监测力度,落实“人盯点”的措施。重灾区蓥华镇到麻柳坪的道路一度塌方严重,他们在担负疏通任务时及时采取措施做好监测日志,同时对作业面山体、路况进行高精度监控,实时发布危险预警。
“四观察”,就是建立安全实时观察制度。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每个施工路段,他们都安排了一名专职安全观察员,在施工现场密切注视是否有泥石流和飞石,发现情况,立即用旗语通知施工人员快速撤离现场。
“五排险”,就是施工前先最大可能地排除安全隐患。执行施工任务时,他们坚持“工前排险”制度,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发生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