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西方人认识武术主要是通过电影。在中国有8000万人习武。这是一种文化,一项重要的体育活动,但还没有成为奥运会(搜狐联想2008奥运、联想官网)比赛项目。法国《解放报》8日就此刊发一篇题为《功夫寻求国际承认的长征》的文章,摘要如下: 1988年,韩国使跆拳道成为奥运会的表演项目,并最终于2000年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20年后的今天,中国没能如愿让在自家举办的奥运会正式接纳武术,但中国人并没有放弃努力。国际武术联合会秘书长王筱麟表示:"我坚信武术总有一天会成为奥运会正式项目,但是在此之前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在培训教练员方面。"
中国领导人可以得到一些安慰,因为国际奥委会同意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另外举办一场国际武术比赛:将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选手参加比赛。前来观看奥运会的外国观众可以在好莱坞电影之外欣赏到真正的武术。
真实的武术与武打片里装腔作势、杂耍一般的动作没有多大关系。学习武术的过程非常艰苦。30岁的加拿大人亚历山大在武当山学了几个月太极拳,对此深有感受:"太苦了!没有几个外国人能坚持很长时间。"
中国各武术学校里的孩子主要来自农村,每天都要苦练六个小时,做得不好的时候被严厉的教练处罚也是常有的事。除了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传统目的,经济因素也开始成为人们习武的动力。掌握功夫可以使没有文凭的年轻人找到一份工作:保安、表演或者做教练。学好了还有可能进入省级或国家武术队。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武术最大的发展变化就是开始走上被正式承认的漫长道路。1958年中国武术协会宣告成立,负责监管各体校的武术教学,改变了过去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教学模式,尤其是合并简化了名目繁多的流派,将其规范为两类比赛:套路和散打。
与此同时,国际武术联合会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向国外介绍推广这种中国特色的"健身体育"运动,而且成绩斐然:现在全世界练武者多达2亿人。这是中国功夫走向奥运赛场的第一步。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