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北京奥运会主场馆——国家体育馆“鸟巢”附近,一位参加建设的民工在炎热的天气中小憩喝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本届奥运会各比赛场馆已竣工,目前正在进行相关配套设施的收尾工作。中新社发刘新 摄
中新社北京七月十日电 题: “鸟巢”前最后的民工
中新社记者 徐德金
“我们过几天就要走了”,一名来自河北承德的小伙子和他的伙伴一边拆除工棚、收拾工具,一边对记者说。
“你们在这里工作几年了?”记者问。
小伙子指了指对面的国家体育馆,答道:“在那边干了一年多,在这里干了几个月。”他说的“这里”便是国家体育场“鸟巢”西北面的奥林匹克公园“演播塔”。
在奥运会期间,该塔作为持权转播商的电视演播室,以“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等奥运场馆为背景,为各媒体提供一个向全世界展示奥运场馆风采的窗口和平台。奥运会结束后,它将作为奥林匹克公园观光塔使用。
演播塔被安保线拦住,有一个缺口供工人进出,眼前一片忙碌的景象。记者接近演播塔,进入工作区。在它的底层,一部电梯在运行,从顶层运下钢管、木板等物。借着电梯正要上行的机会,记者进了电梯。“还有人吗?要走了。”一位身着印有北京奥运图案的恤衫的管工说着按下按钮“七”。
“演播塔有多高?”记者问。
“一百多米吧,有七层。”
“什么时候可以完工?”
“快了,就这几天。”
说话间,电梯到了顶层。透过还粘着涂料、灰尘的落地玻璃举目四望,“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新闻中心等建筑物尽收眼底,蔚为壮观;俯瞰“鸟巢”,记者不禁怦然心跳。
六月底,北京奥运场馆已全部竣工,仅剩下一些零星的装饰和修缮工作。作为配套工程,演播塔内装修也已接近尾声。记者看到,二、三十名工人正在七楼演播厅进行紧张的粉刷墙面、安装电线电缆,一些材料被清理出去。
出了演播塔,记者回望这幢颇似贝聿铭设计风格的建筑物,傲然屹立,而顶上五环图标尤为醒目。
“要完工了,你们还在北京吗?”记者问承德小伙子。
“要回家了”,小伙子答。
“你们想看奥运会开幕式吗?”
小伙子笑着说“想啊”;又摇摇头,“能看一场彩排就不错了”。
其他民工附和着。这时,有的民工还在整理废料、工具、家什,有的民工在喝水休憩。
这座演播塔由多达十一万块钢板拼焊完成,现场安装构件数量达七千五百多个,工期紧、施工难度大,却正是出自这些质朴的民工兄弟之手。
近在咫尺,还有一批工人在“鸟巢”附近摆放花盆,检测灯箱。记者看到,“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新闻中心等都被安保线所隔离,武警站岗守护;“鸟巢”西入口处,中国石油大学的一群学生在兴奋地拍照,两部电瓶车载着二十多位“老外”从“鸟巢”和“水立方”之间的一条马路缓缓驶过……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