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中国青年报

青春军营铸辉煌(图)

7月10日至11日,全军第十次青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青春与使命同行,奋斗与光荣相伴。

  青年作为军队的主体,在人民军队走过的80多年的辉煌历程中,始终发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跟随党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在我军前进的征程上,在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辉历史中,书写了灿烂的青春篇章。

  新的历史时期,人民军队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河,全军青年官兵像滔滔不绝的浪花,饱蘸激情与澎湃,在奔涌向前的征途上,奏出新时代的交响:人民军队忠于党,青春军营铸辉煌。


  领袖关怀点燃青春的希望

  青年代表未来,青春承载希望。我们党、国家和军队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

  毛泽东同志把青年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邓小平同志把青年的成长看作党的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江泽民同志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1998年专门为全军青年题词:“努力学习,艰苦奋斗,做无愧于新时代的高素质青年军人”。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倍加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从党的事业继往开来、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年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胡主席殷切希望全国广大团员和各族青年,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2006年5月,胡主席欣然为全军青年十大爱军精武标兵亲笔题写“爱军精武标兵”奖章章名。

  领袖的亲切关怀,为青年指明了方向。全军广大青年官兵牢记嘱托,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人民军队忠于党、人民军队爱人民的壮丽凯歌!

  科学理论指引青春的航向

  真理引领青年,信念昭示未来。

  党的创新理论历来是凝聚青年、鼓舞青年的强大思想武器。青年官兵的成长发展,根本的要靠科学理论来引领。各级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武装青年、指导实践,切实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政治基础。

  “真信”铸牢信念之魂。各级从端正团员青年学习理论的根本态度入手,深入进行思想调查,广泛进行思想发动,持续进行思想教育,让青年官兵懂得,信仰党的创新理论是革命军人应有的政治觉悟和应尽的政治责任。

  “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员”方永刚,把信仰融入生命,一生矢志坚守不动摇,二十载激情传播志不移,在真理的天空划出了一道绚丽彩虹,成为青年官兵的楷模。

  “真学”夯实成长之基。党的创新理论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部队各级紧贴形势发展和担负的任务,抓住青年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利用团课教育和团日活动,采取专题辅导、读书演讲和参观见学等多种形式,引导青年官兵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掌握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科学发展观、走好军旅人生路”成为广大青年官兵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真用”促进自觉实践。全军部队以“学习、创造、奉献”为主题,广泛开展“与祖国共奋进、为打赢做贡献”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团员青年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崇高的理想追求、正确的行为准则、一流的工作业绩,踊跃投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在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中书写青春,在推动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中争先创优。党的创新理论在部队开花结果,全军先后涌现出“红九连”、“大功三连”和“民族六连”等一大批用党的创新理论建连育人的先进单位。

  科学理论的光芒照亮青年官兵成长之路。新一代青年士兵的楷模、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标兵向南林成为这条道路上的“火炬手”。他用燃烧的激情、蓬勃的朝气、灿烂的青春面对纷繁的世界,认定党的创新理论“能指明人生的方向”,矢志升起“心中的太阳”,无悔地迈着青春的脚步跃进在生命最精彩的年代,奏出了一曲壮丽的士兵之歌。总政和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国全军青年向他学习。

  向南林的成长历程再一次启示我们:青年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拥有壮美的青春;青春只有不断汲取科学理论的滋养,才能实现人生美好的理想。

  党建带团建续写青春的诗篇

  团旗紧跟党旗走,党建引领团建。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这是共青团80多年不变的团魂,也是共青团事业蓬勃向上的保证。各级党委、政治机关和共青团组织着眼巩固党在军队中的青年群众基础,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落实到共青团建设之中,团的建设在党建引领中巩固,在依法抓建中规范,在改革创新中加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

  抓学习、带思想,铸青年精神之魂。坚持把思想建设作为团的建设首要任务。总政每年召开全军大单位青年处长座谈会,专题分析共青团建设形势,研究探索团建规律,对加强以思想建设为重点的团的各项建设做出部署。全军广泛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团员青年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模范意识。各级以解决现实思想问题为切入点,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自2002年以来,全军有80多万名先进青年加入团组织,180多万名优秀团员青年加入党组织。

  抓组织、带制度,筑科学发展之路。思想的统一要靠组织的力量来凝聚。各级坚持以“选好书记、配好班子、建好队伍、铺好路子”为目标,以创建“五四红旗团委(支部)”为牵引,狠抓三级团组织建设,团的建设连年跃上新台阶。

  2007年1月,经胡主席批准,总政颁发了我军历史上第一部共青团工作条例,以法规的形式第一次把科学发展观鲜明地镌刻在军队共青团建设的坐标上,为推进军队共青团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供了基本遵循。

  抓素质、带能力,修行家里手之功。团干部是团建的决定因素。各级按照“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的要求,以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培养造就高素质团干部队伍,为团的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总政连续3年举办全军师旅以上单位青年工作干部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部队共青团建设的中坚骨干。团干部认知青年、筹划工作、组织协调、服务青年、开拓创新的本领大大提高。

  抓落实、带作风,鼓开拓进取之劲。团的作风关系到团的形象和发展。各级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服务中心为目标,以青年需要为牵引,以端正对团员青年的态度为突破口,发挥优势搞建设,扑下身子抓落实,使团组织成为凝聚团员青年的“磁场”、引导团员青年成才的“学校”、展现团员青年风采的“舞台”。

  近5年来,全军和武警部队有106个基层团组织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支部)”,122名团员、团干部被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共青团干部”,5000多个基层团组织和团员、团干部被军以上单位表彰。

  学习成才践行青春的承诺

  伴随着21世纪洪亮而悠远的钟声,世界新军事变革大潮迭起,军队人才战略工程迈入了加速推进的快车道。面对激荡而至的知识军事浪潮,站在应对最前沿的莫过于代表着军队希望和未来的青年一代。在全军青年官兵中蓬勃开展的学习成才活动,对此做出了精彩的诠释。

  科技强军,人才为本。1999年全军第九次青年工作会议决定在全军官兵中开展学习成才活动。总政先后两次下发文件,对学习成才活动做出部署。全军各级党委、政治机关和共青团组织按照“四个新一代”要求,组织青年官兵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学科技,有力地提高了青年官兵思想政治素质、军事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开拓创新素质。

  学习成才活动掀起了我军继20世纪50年代扫盲运动、80年代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之后又一次全军性学习热潮,成为培养高素质青年军人的有效载体,成为我军乃至全国共青团工作的一大品牌。

  10年来,全军先后涌现出梁万俊、肖龙旭、陈国韬、许光锋、欧阳运华等384名(个)“全军学习成才标兵”、“全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和“全军人才培养先进单位”;马伟明、陈左宁、黄民强等94名科技领军人才当选为“两院”院士,10名军校学员荣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56人成为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

  学习出素质、出人才、出战斗力。其巨大的社会效益、人才效益和战斗力效益日益凸现,影响着今天,辐射向未来。

  追踪学习成才活动的发展轨迹,纵观全军青年官兵学习成才丰富而生动的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无论是在战鹰列阵的停机坪与昂首海疆的舰艇上,还是在导弹发射阵地与硝烟弥漫的演兵场上,以及陆海空军和武警部队的每一个普通战位、每一个边防哨所、每一个平凡岗位上,到处都闪现着青年官兵追求新知识、钻研高技术、驾驭新装备的身影。学习在工作中、成才在岗位上成为全军青年官兵的不懈追求。

  爱军精武铸造青春的勋章

  天上战机穿云破雾,海上战舰劈波斩浪,陆上战车披坚执锐……新的历史使命为军事训练赋予了新的任务,注入了新的内涵。全军广大青年官兵积极响应胡主席大抓军事训练号召,踊跃投身科技练兵伟大实践,在军事训练大舞台上奏响了一曲曲爱军精武强素质、鏖战沙场练打赢、顽强拼搏当尖兵的恢弘乐章。

  变革涛声紧,催征战鼓急。全军青年官兵清醒地认识到,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严峻,军事科技竞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激烈,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急迫,全军青年把胡主席的重要指示化作爱军精武的强大动力,积极投身军事训练滚滚洪流,在火热的沙场挥洒汗水书写青春。从南疆到北国,从蓝天到大海,从高原到戈壁,军营处处呈现强素质、练打赢、当尖兵的浓厚氛围。

  在华北平原,红蓝对抗硝烟弥漫;在中原腹地,综合演练鏖战正酣;在南疆海域,水下杀手隐蔽突防;在东北空域,战鹰编队直刺苍穹;在雪域高原,金色盾牌反恐维稳……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新世纪军事大练兵中,各级团组织和广大青年官兵主动作为,奋勇争先,青春献沙场,敢当强中强。军事训练的每一项突破、战斗力的每一步跃升,无不凝结着青年官兵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全军广泛开展“与祖国共奋进、为打赢做贡献”主题活动,极大地激发了青年官兵为使命而战、为打赢而练的斗志和热情,培育了英勇顽强、敢打必胜的战斗作风,沉着冷静、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密切协同、合力制胜的协作精神。

  2006年6月26日,首届全军青年十大爱军精武标兵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在鲜红的八一军旗下,军委领导把胡主席亲笔题写章名的“爱军精武标兵”奖章挂到了马立新、李中华、潘海亮、刘鑫、刘向阳、冯世清、刘卫星、江旻舟、程大远、高军强的胸前。

  金徽灿烂,金章闪耀。1997年以来,武警部队在青年官兵中广泛开展“争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活动,每年评选表彰“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胡主席先后两次亲切接见“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并亲笔题写奖章章名,给广大青年官兵以巨大鼓舞和鞭策。

  群星璀璨彰显青春的亮丽

  翻开人民军队波澜壮阔的史册,无数英雄的名字光耀千秋。从战争年代的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到20世纪60年代的雷锋、王杰、欧阳海、刘英俊;从新时期以来涌现出的张华、苏宁,到抗洪抢险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李向群、高建成等众多青年英雄……人民军队的历史是一部英雄辈出的历史。在这灿若星河的英雄群体中,青年无可争议地成了主体。

  进入新世纪,全军广大青年胸怀祖国、献身国防、服务人民,用青春书写壮丽人生,用激情铸就辉煌业绩,用奋斗树起时代丰碑。

  1990年以来,军队有80名青年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和“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从他们身上,我们领悟出当代青年军人的青春和使命,探索出当代青年军人的追求与风采。

  放眼人民军队,青年英才辈出;瞩目军队青年,楷模群星灿烂。青年英模的先进事迹和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当代军人报效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品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锐意进取、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坚韧意志和爱军精武、脚踏实地的实干作风。他们是国之魂,忠心耿耿;他们是军之魄,无往不胜。无愧时代先锋、青年榜样!

  和谐社会展示青春的风采

  胸怀一腔报国志,无私奉献为人民。在共和国建设发展的历程中,深深镌刻着青年官兵的奋斗足迹。

  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到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新农村建设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从西部大开发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从扶贫攻坚到抢险救灾,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到参与大型活动,从学雷锋到志愿行动,从支教助残到希望工程,从科技便民到医疗服务……哪里最需要哪里就闪动着绿色的身影,哪里最危险哪里就飘扬起火红的团旗。

  伴随着熊熊的奥运圣火在雅典成功点燃,北京奥运会进入百日倒计时。军队广大青年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奥运场馆建设、坚决维护社会稳定、激情传递奥运梦想,让青春与圣火交相辉映。军队两万多名青年志愿者加入到服务奥运的队伍中,成为百万志愿者中最亮丽的青春方阵。

  青春装点祖国河山。广大青年官兵自觉做“保护母亲河”行动的主力军和带头人,全军和武警部队团员青年以缴纳特殊团费的形式,总计为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捐款2530多万元,在12个省市兴建了总面积达9.15万亩的“解放军青年林”、“武警青年林”,参加义务植树劳动近800万人次,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有108个先进典型被评为“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先进集体和个人”。

  抢险救灾挑重担。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绿色的城墙。抗洪抢险他们挺身而出,抗击非典他们义无反顾,面对烈焰他们赴汤蹈火,抗震救灾他们勇往直前!

  人民生命高于一切。2008年5月12日,一场8.0级的特大地震,使汶川成为一个令人揪心的地名。灾情,就是三军出征的号角。当这场大灾袭来时,子弟兵又一次出现在挽救人民生命的特殊战场。十余万青年官兵从大江南北的一座座军营、内地边疆的一处处练兵场火速驰援。在北川、在绵竹、在什邡、在映秀、在汶川、在都江堰、在陇南……在地震灾区的一个个城市街区、一座座乡镇村寨、一处处残垣废墟,战士们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展开了生命绝地大营救,用青春的肩膀担起人民的重托,用年轻的双手托起生命的希望。

  据统计,抗震救灾部队有2400多名团员火线入党、1600多名青年火线入团、5200多名青年官兵立功受奖。

  从诞生以来就一直和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人民军队,又一次向党和人民交出了决战决胜的合格答卷,再一次向世人证明:危难关头,子弟兵与人民同在!人民需要的地方,必定军歌嘹亮,青春飞扬!

  多彩舞台拓展青春的舞台

  出征,为和平的颂歌。

  中国青年军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活跃于世界军事舞台。在联合国直接领导的维和行动和国际救援中,中国已成为五个常任理事国派兵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完成这一光荣任务中,青年军人为祖国的荣誉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苏丹、在刚果(金)、在利比里亚、在黎巴嫩、在泰国……来自中国的蓝盔部队,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青年军人的风采,展示着中国军人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传递着中国青年军人热爱和平的心声。

  蓝盔闪耀非洲。2004年,中国第一支工兵分队——沈阳军区“雷锋团”远赴连续14年战乱的利比里亚,在40多度的热带丛林中,远程机动,修路架桥,有力地保障了联合国维和救援行动,将雷锋精神播种在广袤的非洲大地。

  雷场放飞和平鸽。成都军区某部年轻的工程师陈代荣,在黎巴嫩维和扫雷10个月里,天天和死神过招,带领官兵共搜排雷场150多万平方米,清除地雷100多枚,各类未爆弹7488枚,无一人伤亡,创造了世界扫雷史奇迹。

  特警显威幼发拉底。武警北京总队四大队大队长赵永军,临危奉命担负我驻伊拉克大使贴身安全警卫任务,连续400多天真枪实弹、不分昼夜执行随身警卫任务256次,7次成功处置重大险情,保证了大使的绝对安全,为我在伊外交工作争取了主动。

  托起生命的希望。2001年4月,中国国际救援医疗分队在武警总医院正式成立。7年光阴,8次出征,年轻的队员圆满完成了云南大姚、新疆伽师、四川汶川以及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伊朗地震,特别是印尼海啸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医疗救助任务。2005年,北京军区某工兵团副团长兼中国国际救援队副总队长刘向阳,带领救援队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抗震救灾中,连续奋战12昼夜,成为44支国际救援队中到达最快、救出幸存者最早、清理遇难者遗体最多的救援队,创造了第一次担当国际救援总协调人、第一支实施联合救援等6项第一,受到联合国官员的高度评价。一次次远征,一次次救援,赢得了无数的鲜花和荣誉。

  五四奖章辉映爱尔纳。“特战教头”陈国韬,立足岗位,潜心钻研,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我军特战队员反恐和野战需要的训练模式,培养的特战队员在国际军事赛场屡创佳绩。2003年,在纪念“爱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比武十周年竞赛中,江勇西绕和队友一起战强手、扬军威,连续5昼夜背负40公斤的武器装备和物资,勇闯“死亡地带”,完成了16个高难课目,夺得优异战绩,成为藏族干部走上国际军事赛场领奖台的第一人。

  在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下,青年军人频繁出访,走遍五洲大洋,尽展中国青年英姿,传播中华文明理想。五年来,全军有800多人(次)青年工作者和青联委员,赴9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高层次、大规模、宽领域青年友好交流活动。

  我军的发展征程上,深深留下了青年军人奋斗的足迹;我军的历史丰碑上,永远镌刻着青年军人闪光的名字。

  照片:最新出炉的全军18位优秀青年标兵:(从左至右)陈金宝、邓红洲、陈国韬、朱毓姝(女)、贾和平、洪流、李剑、向南林、徐壮志、何祥美、王梅(女)、伦珠、卓张明、冯志峰、董世民、罗先国、曹升文、马庆忠尹虹宇摄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