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7月上旬发布2008年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依托大连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建设的“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被评为较差类实验室,这意味着又一个实验室退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行列。
今年参加评估的是工程与材料领域的5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被评为“优秀”,41个被评为“良好”,1个被评为“较差”。
记者向科技部基础研究司查询获悉,“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由大连理工分室与复旦大学分室组成,复旦大学分室又称“先进光子学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此前的一次评估中,这个实验室便曾被要求整改。
随着今年结果的揭晓,始于2004年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新一轮评估至此结束。5年间,化学、数理和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工程科学领域的实验室接受了评估。
“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摘牌后,我国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20个。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1984年开始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到2002年以前对表现不佳的实验室一直采取警告措施。实践证明,近年引入淘汰制度后对实验室的整体促进作用明显。
这位负责人指出,自实行末尾淘汰以来,累计有1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未能通过评估而降格。在2004年~2008年的评估中,每年都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掉出“国家队”。今后也将平均每年评估淘汰一个,达到动态的调整。
据介绍,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体系包括成果、人才、国际合作、对外开放等指标,根据专家评议和打分,对成绩排名最后的实行末位淘汰。纵观近几年的评估,创新成果太少、人才青黄不接是较差实验室的通病。
科技部将对优秀类和良好类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给予专项经费资助。较差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将不再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列。
就算遭遇“降级”,仍有重返“国家队”的希望。科技部规定,确属重点发展领域,经整改后达到国家重点实验室要求的,可按规定程序重新申报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2008年起,科技部、财政部大幅提高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助力度。以往每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经费平均每年在80万元左右,今年起平均可达800万元。资助过程中也引入择优机制,优秀实验室将得到更多支持。(张国)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