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七月十一日电(记者李佳佳)全面系统反映中医文献“家底”的大型工具书《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今日问世。这部历经前后四十年编篆而成的著作最为特别的是,大量收录了孤本、珍本,以及虽曾见于书志,但其后一直未见传世而列为亡佚图书的古籍善本,因而被业界视为极具中医古籍保护及研究价值。
刚刚问世的《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了一百五十家图书馆馆藏中医书目一万三千四百五十五种。《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的重点是一九一一年以前历代刊行的中医古籍,及其这些古籍在民国期间的重刻本、影印本、复制本。除了古籍新品种的发掘外,还涌现出大量的古籍新版本,一些过去认定为孤本的书摘掉了孤本的帽子,一些中国国内原以为失传的书籍得以发现,填补了空白。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反映了近二十年来的中医古籍研究成果,一些未见于史志记载的孤本、珍本,以及虽曾见于书志,但以后一直未见传世而列为亡佚图书的均为该书所收录,让这些原本“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古籍善本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此间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的出版不但对中医学、中医文献的研究起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作用,对中国正在进行的古籍保护和古籍资源调查也不失为一部重要的参考工具书。
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前身中医研究院,曾于一九五八年与北京图书馆联合主编了第一部《中医联合图书目录》,收录了中国五十九家图书馆和两位私人藏书家收藏的中医图书七千六百六十一种,开启了当代大型中医专科书目编纂之先河,但该书受当时客观条件所限未能正式出版。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