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8-07-14 00:33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时,对新闻宣传工作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并着重就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讲了五点意见。
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一明确要求深刻揭示,在新的时代条件和国际国内舆论格局下,“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新闻媒体必须回应的一个时代命题。
身处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置身于各种思想观念交互传播的舆论场,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信息传播和获取越来越快捷,新闻舆论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面对当今社会的深刻变化、利益的多元诉求、观念的多样思潮,每一个新闻人都应当思考,怎样做才能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舆论?新闻媒体如何才能成为引领时代变革的舆论先声?
在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新闻舆论的力量充分显现。全方位公开透明、及时准确的报道,疏导了公众情绪,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在中国新闻史上写下了重要一页。这场抗震救灾新闻报道的生动实践,见证了舆论引导的实效和威力,为我们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积累了重要经验,带来了许多启示。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关键就在于增强舆论引导的实效性。舆论引导的实效,不仅仅是一种主观愿望,而在于能不能为受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能够彰显其舆论引导能力,但前提是媒体能不能始终留住受众。重大新闻信息你不及时报道,重大理论实践问题你不回应,群众的切身利益你不关注,假恶丑现象你不揭露,社会关切的重大议题你不主动设置,面对社会矛盾问题你不说话……久而久之,受众就会离开你。
受众愿不愿意接受一个媒体的舆论引导,还在于媒体新闻报道有没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不从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出发,受众就不可能被吸引、被感染。埋首于故纸堆中、浏览各种报章网络,而不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了解真实的社情民意;机械套用文件语言、满足于寻章摘句,而不汲取群众语言、从社会生活中捕捉思想火花;板着面孔说话,而不是平等相待、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我们达不到舆论引导目的。在这个意义上,文风决定了媒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需要新闻媒体凝聚党和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闻媒体是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重要载体。惟有始终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成为引领时代变革的舆论先声,新闻媒体才能更好地担当起自己的历史使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
何振华
(据2008年6月27日《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