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记者张勇摄
20年前,他四处托人,甚至惊动了当时的省领导,为的是辞职书能早日批下来。他说:“别人找关系是为了要官,我却为了辞职。”
第一次创业时,公司经营顺风顺水,但产权不明导致他被合作方“扫地出门”,7年的心血付诸东流。不过,他认为这等于上了一个本科,又上了一个研究生,值了!
再次创业时,他已51岁。他戏称当时是“光着屁股”到处借钱。十几年后,他一手创办的山东迈英德化学有限公司已拥有3700万元资产。
身为董事长的他说,自己起码能干到70岁,还要把企业运作上市。
山东辞官下海“第一人” 1988年,张伟已经是山东省石油化工厅计财处的一名科长。别看官不大,可手里的实权却不小。
可就在别人羡慕的眼光中,张伟却萌发了一个让周围所有人都大感意外的念头。他向领导递交了一份停薪留职的报告,他要下海。一时间,张伟要辞职“下海”的消息在机关内引起轩然大波,很多人都在背后议论:他是不是不正常啊?“那时候,省直机关还没有这样的先例,我是第一个。领导很为难,报告交了足足3个月都没有一点动静。”为了尽快得到批准,张伟甚至找到了当时的省领导。最后,停薪留职的报告还是没有得到批准。就这样,他没有保留任何公职、任何待遇,甚至连档案也放在了人才交流中心,空着两只手离开了机关。
首次创业以“惨烈”收场
辞职后,经人介绍,张伟与一家乡镇企业合办了一家科技企业,他出任法人代表,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当时,一门心思想把企业搞好、以证实自己价值的张伟没有想到,创业的冲动让他忽视了一颗潜藏在他身边的“定时炸弹”。“1995年,合作方用"非常手段"把我赶出了公司。”张伟说,由于合作之初没有“公司法”,没有股份制,虽然自己做了7年的“老板”,可产权不清一直是企业的一个隐患。他一下子从一个拥有千万资产公司的董事长变成了“穷光蛋”。如今想起来,他说,“用那7年的时间,我学会了很多东西,等于是上了一个本科,又上了一个研究生,值了。”
“光着屁股”从头再来
别人都以为,经过这次的教训,过了知天命年龄的张伟已经扑腾不动了,该上岸了。可大家都错了。“我把自己关在家里,反思了三个多月。不少国企想请我出山,并答应给我发高薪、配轿车,可我哪都不想去,还是铁了心自己干。”张伟说。“就算公司干不好,实在不行,就是卖烤地瓜、卖冰糕,也能混口饭吃。”于是,张伟开始“光着屁股”到处借钱。最后,他好不容易从亲戚朋友那里筹集了100多万元,负债成立了山东迈英德化学有限公司。吸取上次教训,这一次他占了88%的股份,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板。
现在,这家以农药和高档金属颜料为主打产品的公司,拥有员工150人,总资产3700万元。
64岁还想第三次创业
“我今年64岁了,刚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很多人都觉得我该退休享享清福了,可现在中小化工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我得让企业渡过这个难关。”张伟说,今明两年是化工企业的一道坎,他在考虑将企业转型做生物工程,并把这看成是人生中的第三次创业。“我们的产品离不开石油,5年前,我们的一种主要化工原料才2000元一吨,现在已经涨到9000多元了。最近每度电也涨了2.5分钱。像我们这样的中小化工企业日子越来越难过,很容易被淘汰掉。”张伟说。“做企业就是这样,你想不到的事情总会一个接着一个冒出来,你想刹车都刹不住,只能往前冲。”张伟说起这些颇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意味。“我想我干到70岁没问题,而且要把企业运作上市。但不管以后怎么样,在我看来,成也英雄,败也英雄。”
(记者董莉李松)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