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7月14日电 (记者李丽静)记者从黄河水利委员会获悉,“黄河高含沙洪水"揭河底"机理研究”项目日前通过专家验收。黄河科研专家首次通过试验,成功模拟了“揭河底”现象,使这一罕见奇观首次现身试验室,为预测“揭河底”冲刷提供了理论支撑。
“揭河底”现象是黄河上独有的一种泥沙运动规律,主要发生在黄河小北干流及支流渭河河段,“揭河底”冲刷发生时,河床在短时间内遭受剧烈冲刷,河底成块、成片的淤积物像地毯一样卷起,然后被水流冲散带走,在几小时至几十小时内河床即会冲深几米乃至十几米,对河槽冲刷、工程安全、引水灌溉等影响很大,曾一度引起国内外水利科技工作者的极大兴趣。
由于“揭河底”现象形成条件比较特殊,就连长年工作在黄河岸边的治黄工作者也难得一见,可供研究的资料相当缺乏,是黄河科研的一大难题。据悉,黄河最近一次出现“揭河底”是在2002年7月。
近年来,“黄河高含沙洪水"揭河底"机理研究”项目组专家深入到豫陕晋蒙四省(区),行程千余公里,走访了多位专家和亲眼目睹这一现象的老船工,获取了大量的原型感观和实测资料。在对资料和以往研究成果分析研究基础上,专家建立了清晰的“揭河底”过程物理图形,从理论层面提出了“揭河底”现象发生的机理及其临界力学指标。
黄河科研专家通过模型试验,反复论证,多次成功模拟了“揭河底”现象。专家指出,他们已掌握了“揭河底”模拟技术,通过试验证明,他们提出的“揭河底”过程物理图形和发生的临界力学指标是正确的。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