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下半年经济防四大风险
上半年GDP增长预计为10.5%,趋热的苗头开始转向趋降,宏观经济政策宜相机进行微调
刚刚过去的半年,中国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
上半年预计经济增长10.5%
今年以来,面对种种复杂因素和挑战,中央及时作出决策部署,果断决策,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形势比预料的要好,并呈现出五大特点: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6%,较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GDP增幅适度回落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而且10.6%的增长仍然是一个不低的速度。从四五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变化看,二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可能继续小幅回落,估计在10.4%左右。上半年GDP增长率预计为10.5%。
价格涨幅持续提高的态势得到初步遏制。5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出现了首次回落,CPI同比上涨7.7%,涨幅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随着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抑制物价过快上涨措施的逐步落实,加之翘尾因素影响逐渐衰减,预计6月份CPI涨幅还将继续回落。
外贸顺差过大的情况有所改变,出口结构有所改善。从统计来看,上半年贸易顺差为990.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32.1亿美元。而在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和低加工、低增值产品出口数量增势减缓,技术含量较高的商品出口增幅较高,如机电产品出口增长25.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6个百分点。
消费需求持续旺盛,总需求结构继续改善。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1.1%,比上年同期加快5.9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出口同比增长22.9%,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4.9个百分点。经济增长过多地依靠投资、出口需求拉动的格局继续改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加大。
节能降耗取得积极成效。据初步测算,一季度全国能源消费同比增长约7.7%,增幅比上年同期降低1.68个百分点;单位(万元)GDP能耗比上年同期降低2.62%,降幅提高1.08个百分点。煤炭、钢铁、电力、石油石化、有色行业等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其中建材行业降低12.04%,化工行业降低5.29%,纺织行业降低7.69%。
警惕四大风险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依然强劲,但进入下半年,四大不确定风险因素需要高度关注:
首先是美国经济走弱对我国出口增长的影响。
针对外贸顺差过大的问题,近两年对出口增长采取了较多抑制措施。包括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对部分出口产品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等。此外,资源性产品和劳动力成本提高,资金成本上升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也对出口形成越来越大压力。而今年又因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了其经济走弱,并使国际经济和市场出现了不利于我国出口增长的变化。
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今年以来出口实际增长出现了较明显回落。近年来,出口特别是净出口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明显提高,2007年贡献了2.7个百分点。未来在一系列抑制出口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外贸出口企业的困难有可能继续发展,进而导致出口增幅继续回落,其对总需求增长的负面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负面作用应予以高度重视。
房地产业发展可能出现周期性调整。
今年以来,全国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同比和环比涨幅均呈现持续回落态势,深圳等部分特大城市房价出现了明显下降。这一变化引起了普遍的看跌预期,导致住房销售量减少。1~5月份城市房屋销售量同比下降7.2%,而上年同期则为增长16.8%。预计这一态势会进一步发展。
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带来了一系列严重问题,必须加以控制,但也要警惕大涨之后出现大落。如果未来住房市场继续低迷,加上贷款紧缩因素,估计会有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陷入困境,房地产业有可能进入周期性调整。
由于房地产建设周期比较长,一般在5年左右,因此调整一旦开始,预计会持续较长时间。房地产业是我国新一轮经济较快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与工业化、城市化均有紧密联系。房地产建设带动的生产行业有50多个,仅建筑业的就业人数就达到3000多万人,与银行金融也有密切联系,一旦出现调整,其影响面不可低估。
企业经营困难可能加大。
如果说2007年价格上涨主要影响居民生活,那么2008年的价格上涨则主要会影响企业的成本,加大其经营困难。2008年的价格上涨首先是推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如果考虑到劳动力工资成本提高,融资困难和融资成本提高,节能和控制污染排放方面的费用增加等因素,可以看到,企业成本增加因素多且集中。
同时,随着总需求增幅放缓,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提高产品销售价格转移成本上升压力的空间有限。今年以来,家电产品、轿车产品等酝酿的提价活动最后都没有实现,相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价格水平还有所下降。
企业的困难特别集中在下游产业中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预计这些企业的困难未来还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如果这些企业由于困难加大而陷入破产境地,则对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出口和经济增长都会带来广泛影响,对非国有经济成分的发展也会带来较多负面影响,必须高度重视。
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升级潜伏减慢可能。
受股市走弱影响,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速减缓。随着企业困难增加和劳动工资成本的提高,就业增长预计也将受到一定影响,并进而影响居民收入增长。经济趋冷的苗头,可能会从多方面影响到居民的消费信心,改变居民的消费预期。
考虑到目前买房需求的变化,油价提高和用车条件的变化对家庭买车需求的影响等,应注意未来消费需求增长放缓、消费结构升级步伐放缓的问题。这个问题一旦发生,其影响链条很长,会从终端需求逐步向上游产业传递,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比较长时间的调整。
在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未来经济增长存在逐步减慢的趋势。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要求看,对这一变化需要高度警惕。
宏观政策宜相机微调
今年以来,经济趋热苗头开始转向趋降,为此,宏观经济政策宜相机微调。
首先,在食品价格和生活费用价格涨幅趋稳的前提下,应加快理顺市场价格关系,发挥市场机制调节市场供求的作用,改变成品油等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其次,针对通胀压力减弱、经济增长趋降的变化,稳定经济增长,加大对企业经营的支持力度应成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重点。
一方面,需尽快理顺能源价格体系。
能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资源,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人民生活的较快改善,对能源提出了越来越大的需求,也带动了能源结构的不断改变,主要立足国内、价格比较低廉的能源供给模式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
新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国内市场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抑制了成品油供给,出现了明显的供给约束;其二,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关闭小煤矿的措施,导致煤炭供求缺口拉大,带动煤炭价格较快上涨,增大了发电成本,加大了电价上涨的压力;其三,资源税水平太低,差别电价等定价方式还不完善,不利于通过市场机制节能。
针对这些矛盾,应尽快理顺能源价格体系,引导形成符合我国特点的新型能源供给和消费模式。
随着食品供给改善和翘尾因素减小,应考虑在下半年择机推出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实施方案,考虑节能的要求,宜将燃油税的改革同步推出。据有关研究,成品油价格调整,对CPI和经济增长影响都不大,主要因为我国仍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成品油对社会生产生活的覆盖程度远低于发达国家。这样做既有利于根据能源供给条件促进形成合理的能源结构,也有利于依靠市场调节改善国内成品油供给。
积极发挥市场价格对供求关系的调节作用,引导煤炭产品供求平衡;同时继续按照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方针加强煤炭勘查、开采的管理。对电价则宜根据行业利润水平适度控制涨幅。
再有,要加快资源税改革,加快完善差别电价等促进节能的定价方式。
另一方面,稳定从紧货币政策力度,加大财政政策对结构调整的支持。
从近年来的调控实践看,货币政策对于控制价格上涨作用不显著,主要由于本轮价格上涨的特殊性。与1988年、1994年的价格上涨比较,当前价格上涨不是因为需求过旺导致了普遍的供不应求,相反,总需求增长大体稳定,供给基础则比较雄厚。价格上涨主要由于部分食品供给不足,此外还有各种因素推动的成本上升。货币政策对解决这些问题作用当然不会显著。
实际上,近年来货币政策要点是解决由于外贸顺差过大引起的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但由于其不能直接消除外贸顺差,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伴随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发展,货币政策重新实行了额度控制办法,导致了金融市场的扭曲,对生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现金流积聚着不利影响。
在通胀压力开始减缓、经济增长率出现回调的形势下,从紧的货币政策一方面不宜明显松动,防止货币信贷规模强烈反弹,另一方面也不宜继续加大力度。应着力优化贷款结构,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加强对企业和产业的支持,以兼顾稳定经济增长的目标。在操作上,则宜减少额度控制等行政手段,更多地使用经济和法律手段。
稳健的财政政策应加大对结构调整的支持,通过减税增支措施,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有针对性地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中小企业建立必要的贷款担保、贴息等扶持措施。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