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的冷库也矗立其中,这个熟食加工基地规模可谓宏大。 |
熟食加工基地里,家家门口都堆放着加工熟食的各种工具。 |
在这个熟食加工基地内,家家有人在加工熟食。 |
新闻来源:上海法治报
一黑熟食加工基地扎根沪太路两年了
“黑熟食”经“一条龙”制作销售到本市集贸市场和饭店
□记者 王涌 见习记者 谢东旭 管文飞
污迹斑斑的缸一字儿排开,里面装满了各类肉品,隐约能看到黑乎乎的污秽物缠绕在一起。缸内的油和水泛出层层白沫,并已凝结成白乎乎的块状物。就在这种环境下,一些低质肉经过加工,竟变成了散发着肉香的熟食,然后卖进集贸市场、熟食店……最后,被端上了消费者的餐桌。
而这个黑熟食加工基地就扎根在沪太路2485号,里面足有1000多平方米,200个左右的加工点,而且组织严密,家家户户编号经营。在这里,每天数千只经过初加工的鸭和大量鸡翅鸭肠猪头肉等各类 “黑熟食”被卖进了覆盖本市的多个集贸市场的摊位和饭店,然后又流向小吃摊、食堂等消费场所和市民家中。记者调查证实,这些 “黑食品”销售网络涉及闸北、虹口、宝山、闵行、普陀、嘉定等多个区域。
记者暗访后发现,这个地下黑熟食从收购肉源到加工成品再到出售市场的整个过程,已经形成了一条龙运作模式。
现场
7月9日,记者来到了宝山区沪太路和场中路路口的这处建筑工地。工地四周围着围墙,记者沿着围墙找到一个入口。初看上去,这里就是一个普通的工地,有一排工棚,一条小路笔直向前。
顺着小路往里穿过一排苗圃,路过几处断瓦残垣和一些尚未完全拆除的小房子,再穿过一条近百米的苗圃,渐渐地,空气里开始弥漫着一股浓重的禽类的屎臭。
这时,记者眼前顿感一片开阔,只见一个占地近百平米的院子依河而建,院子里的架子上竟露天晒着成千只光鸭。
当记者正想走近时,门口一个壮汉挡住记者, “干什么的?”记者表示是订货的。壮汉上下打量了记者一会,又问: “找哪家?”记者急中生智,表示是寻找卖猪头肉的人。壮汉这时才略微放松了警惕,但依然反复盘问数分钟后才放记者进门。
院子里有几十排铁架子,上面晾晒着上千只去头去毛的鸭子。一名妇女似乎刚起床,一边揉着眼睛一边提着痰盂穿过铁架子,见到记者,也警觉地停下询问记者的身份。得知是来订货的 “老板”,妇女才安心地走开。
穿过地上流着黑水的弄堂,在一处用几片木板搭出来的小窝棚内,记者看到两名30岁左右的妇女正在一块黑漆漆的砧板上切割一堆猪肉,空气中散发着浓烈的霉臭味。小窝棚的周围俨然一个小型垃圾场,令人作呕的味道熏得记者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令人惊讶的是,如此多的露天搁置的熟食加工原料,又是散发着如此浓烈的霉臭味,记者竟然没见到一只蚊蝇,而就在离这个加工基地百米之遥的大门口,蚊蝇却是到处乱飞。
两个外地模样的男子见到我们显出有些惊慌的神色。其中一名男子正在搅和着一个装满沸水的锅,另一个正忙着给鸡爪子剔骨头。污迹斑斑的缸一字儿排开,有的装满了正在加工的熟食,隐约能看到黑乎乎的污秽物缠绕在一起。缸内的油和水泛出层层白沫,并已凝结成白乎乎的块状物。
暗访
“黑熟食”收购、订货、制作、运输、销售一条龙运作
【订货】
“货源紧张,需要提前预定”
按照这里生产户的指引,记者来到了位于二楼的一家店内。店老板是这里专卖猪头肉的专业户。在了解了记者的用意后,老板告诉记者: “如果你要订明天的货,最多只能给你2个,我要保证其他客户的货源。如果想要长期订,就提前告诉我,我好多拿点猪头。”
老板一家已俨然把这里视作为一个 “安全港湾”, “我们这里差不多有一百来户生产户,以前我们都是分散的小作坊,很容易被一些卫生、工商部门查处。这两年, ‘老板’把我们集中到这里一起做,竞争的人是多了,但是我们安全了。”
对于竞争中取胜的办法,老板骄傲地说: “不是我吹,这一带的熟食店很多都在我这里拿的货,如果有一家店说我家做的猪头肉味道不好,我就不收他钱。”
当记者讲起刚刚在门口被一个壮汉拦堵询问的经历时,老板让记者以后来拿货直接报他的名字就可以了,“一回生,两回熟。为了安全起见,我们 ‘老板’请了一些人专门在路口守着,对于来这里的陌生人都会比较警觉。”
【制作】
加工和卫生条件令人堪忧
这时,记者看到另一作坊内,一个老板正往一些刚刚解冻的鸭肚子里不断塞着大把的葱和整块的姜,旁边一个红色塑料桶里堆满了包好的熟食,还有的熟料桶里盛放着卤制熟食的调料,调料已经发黑。记者发现,塑料桶上都沾着一层黑油。而一旁的火炉上架着一只硕大的铁锅,里面的黑油竟然看得见颗粒状的油渣。铁锅旁,污迹斑斑的红色浴盆一字儿排开,每个浴盆旁边都坐着一名妇女在剥剪鸭肠,忙得不可开交。
一位姓黄的女老板告诉我们,这里每天可加工约二三十公斤的卤菜,主要都销往附近的熟食店。说罢,黄老板将煮熟后的一锅熟食直接捞起放到了一个熟料容器里,然后蹲坐一边的小工就开始按照客户的要求出货。
记者于是大概了解了整个熟食的制作过程:根据不同的原材料,通过露天宰杀和日晒之后,通过反复使用的调料进行卤制入味成半成品,最终送往卤味店里,再加工成直接出售的“新鲜卤味”。
【收购】
熟食加工材料来源多种途径
烤鸭、鸭爪、鸭头、鸭翅、鸭胗、肠子、猪头肉……记者发现这个熟食加工基地的产品几乎涵盖了市场上的各类熟食。那么,这么多的熟食原料都从哪里来的呢?
7月11日上午5:18分,记者悄悄追随着从这个熟食加工基地开出的一辆牌照为皖Q25363的面包车上了场中路立交。15分钟后,面包车来到了位于汶水路、真北路上的真北副食品批发中心,司机走进了一家肉品冷冻店和老板攀谈起来。几分钟后,司机提着几箱货物,原路回到了熟食加工基地。
据知情人士透露,冰冻的家禽肉是这些地下熟食加工基地的主要肉源,因为每斤冷冻肉的价格一般会比市场上的活鸡价格便宜1元-2元。而散布在申城的部分屠宰场,每天都有不少垃圾肉流入一些熟食加工基地。另外,一些家禽批发市场的臭鸡死鸭也是比较重要的货源。这些禽类批发市场的死鸡死鸭的价格一般只有每斤2元-3元不等。
【运输】
1小时内出现72个提货人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每天天不亮,这个地下熟食加工基地就车来车往异常繁忙, “大大小小的车辆很多,来自全市各个地方。”
那么,每天这么多数量的熟食产品都被销往了哪些地方?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记者开始了连日的暗访。
7月11日凌晨5点半,记者来到这个熟食加工点,守候在基地的出口处。眼前并没有出现想象中车流忙碌的情景。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这里送货的车一般在早上4点左右和中午1点左右离开,这个时候基本都出去送货了。”
当记者正要离开的时候,一个中年男子驾着一辆助动车从加工窝点悄悄开出,助动车后座上放置着一个绿色的篮筐,里面装着满满各类熟食。记者于是驾车尾随。大约20分钟后,中年男子将货送进了环北路农贸市场……
7月12日凌晨3点,记者再一次来到这个基地,可是,这时铁门紧闭,只能隐约看到一些灯亮。
4点30分左右,突然院门打开,从里面走出一名中年男子,向四周警觉地张望了一番,又返回院中。五分钟后,4辆昌河牌面的陆续开了出来。记者追踪的一辆面的直接驶入了环北农贸市场附近。在环北农贸市场内,记者意外地发现沪太路熟食加工基地的一个老板,不过此时,他的身份已经变成了集贸市场专售猪头肉、卤鸭、卤鹅等熟食的店主。
在接下来的跟踪过程中,这辆车的车主似乎发现了什么,忽然将车子开进了浏河镇的一个小村子里,绕过几条小路后消失在夜幕中。记者关上车灯,静静地守候在村口附近。10分钟后,送货的小车突然从小巷里蹿出,并飞速驶上中环线。
这次,记者小心地和车子保持着车距。随后,送货车辆辗转南北高架来到了四川北路961弄,送货的小工拎着两大袋 “货物”走进了这家餐饮店。5分钟后,小车又驶入了位于江西北路122号附近的一个小弄堂旁……之后,送货车又来到了位于横滨路上的川北集市,三大包货物被提进了一家 “广东烤鸭”店。
这时,送货车辆似乎又有所警觉,辗转了几条街之后,在记者眼前消失了。
为进一步摸清情况,昨天下午12点半,记者再次来到这个熟食加工基地。此时显然是货主提货的高峰时间,记者数了一下,从12点半到1点半,短短一个小时内就有72个货主来到这个加工基地提货。货主大多骑着助动车,一般每辆车上都装着一个塑料框和几个蛇皮袋。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自行提货的货主几乎都是附近一些熟食店的老板,塑料框内的都是已经烤制好的熟食,拿到店里就可以直接卖了,而蛇皮袋里是一些初加工的鸭子,拿回去后能够直接上烤炉加工。
下午1点50分,大门口 “望风”男子又出现在记者的视野中,不一会儿,一辆车牌号为皖Q24490的送货车辆又开了出来,直接上了场中路高架。记者马上尾随其后。沿着中环线开了20多分钟,送货车辆在莲花路出口下了高架,停到了罗锦路上的新鲜市菜场旁的 “脆皮烤鸭”店前。老板马上迎上,一起帮着将车上的货物直接搬向一旁的烤炉。
疑问
每天,成百上千只鸭子、各种熟食从这个黑窝点流入市场,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令人咋舌。那么,黑窝点为何能存在如此之长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里为何一直没有人发现?这个黑窝点的房东是谁,是谁将这里的房子租给了这些地下食品加工者?每天,大量的车来车往竟然一直没人管?那些采购黑熟食的摊点老板何以心安理得赚黑钞,坑害普通人的健康?
对于事件的后续进展,本报将作追踪报道。
更多内容和图片,读者还可参见本报记者博客
规范
● 《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第6条第1项: “食品处理区应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合理布局,食品加工处理流程宜为生进熟出的单一流向,并应防止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成品通道、出口与原料通道、入口,成品通道、出口与使用后的餐饮具回收通道、入口均宜分开设置。”
●第6条第2项:食品处理区应设置在室内。
●第7条第1项:食品处理区地面应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的材料铺设。
●第5条第2项:(选址)应距离粪坑、污水池、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m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