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山地震到汶川地震,从长江抗洪抢险到今年初南方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我军所表现出的不怕牺牲和英勇顽强精神,真正可谓令山河动容。但作为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现代军人,官兵在抢险救灾的战场上,其实也同样经受着意志品质的考验。
尤其是这次抗震救灾行动,当年轻的官兵面对死亡和无奈等一切不曾面对的场景,心灵的煎熬及其由此引发的其他心理问题,也活生生地摆在我们面前。
有心理专家指出,在战争和重大灾害救援中,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持续死亡等惨烈场景,大多数官兵心理压力会骤然加大,部分官兵会出现急躁、恐惧、厌倦、抑郁等心理反应,约2%的官兵还会出现较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些反应大都是正常的,但“一人向隅、众人不欢”,极易在官兵中引起情绪传染,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军事心理训练工作,在我军还刚刚起步,在外军则已有成熟的理论,有专门的机构和大批富有经验的专业人才,有系统规范的工作规程。我军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也应积极借鉴外军有关经验做法,结合国情、军情和我军官兵所处的社会环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军事心理训练和培训,通过制定政策制度、完善标准规范、发挥科技优势等,不断提高军事心理训练水平,为更好地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提供坚强有效的心理服务和保障。
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从确定需要干预的对象到采取针对个人的干预措施,都必须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才来实施。不专业的、过时的心理救援行动,很容易对官兵造成心理阻抗,疏漏真正需要干预的对象,甚至给干预对象造成二次伤害。目前,我军官兵在对心理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上,还有一些误区和偏颇。有的认为心理干预就是医治心理疾病,有的战士担心自己“有病”而不敢与心理专家接触,有的把心理疏导等同于思想教育,心里不舒服、有问题不敢找心理医生,担心别人说自己“思想有问题”。还有的部队领导担心心理疏导会影响部队士气和战斗力,明明发现有的官兵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也不愿正视,有的甚至采取回避态度,以“我们的战士没有病”拒绝心理专家的探访。
肩负艰巨历史使命的人民军队,应注意加大心理知识和心理训练力度。部队应普及心理知识、培训心理骨干、配发心理器材、储备心理专家人才;应充分发挥心理骨干作用,结合重大训练任务,组织心理骨干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帮助官兵掌握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应加大类似“军人战场心理恢复系统”、“心理行为训练教具箱”等技术和器材的研发完善力度。同时还要特别指出,心理疏导不能随着执行的任务结束而结束,有的官兵心理问题可能在执行任务后的几个月显现出来。因此,应持续发挥心理专家和部队心理骨干作用,密切跟踪掌握官兵心理变化,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