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香港《南华早报》12日刊发一篇社论,题为《中国正在对非洲作出积极贡献》,要点如下:
6月17日,马达加斯加总理拉贝马南贾拉(中)在首都塔那那利佛为中国安徽外经集团承建的54幢总统别墅奠基。这54幢别墅是马达加斯加政府为定于2009年7月在塔那那利佛举办的非盟首脑会议而兴建的非洲村的主要组成部分,供出席会议的各国国家元首入住,全部工程造价近3亿元人民币,将于明年5月竣工。新华社记者白景山摄
与关于中国当前崛起相关的大多数问题一样,中国在非洲各地的投资行动引发的讨论有时变得非常尖刻,而且受到意识形态的驱动。
北京及其支持者说,中国向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注入的投资和低息贷款正在帮助世界上最贫困的一些国家发展亟需的基础设施,并扩大它们的经济规模。
可是许多西方政府和援助机构却说,不,中国正在忽视非洲的人权、腐败及环境的恶化。有人对中国提出更严厉的批评是,中国受石油及其他商品需求的驱动,正在非洲推行“新帝国主义行动计划”。
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报告对正在激烈进行的这场讨论给出了一个更为公正、更有理有据的评判。报告的结论是,没错,中国的确正带头在非洲发起一场规模宏大的基础设施革命,这对于刺激非洲的经济发展、降低贫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中国并非是惟一在对非洲大陆作出这种贡献的新兴经济体,不过迄今为止,中国发挥的作用是最大的。
印度和石油资源丰富的中东国家也在向非洲各地投入巨额资金,帮助非洲为经济增长奠定新的基础。世界银行的报告代表着目前新出现的一种论调,它正在取代过去那种以西方为核心的外援论。新的论调更愿意承认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在鼓励非洲经济的长期发展上起到的建设性作用。比如,世界银行指出,非洲一些基础设施不发达但资源丰富的国家,与建筑行业很有竞争力的中国可以互补。
按照许多外界批评人士的描写,中国似乎新近才参与非洲的事务,但事实上,中国早就在非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与过去不同的一点是,中国在非洲的活动主要是由经济需求而不是意识形态或外交关系驱动的。没有哪个国家奉行的是完全无私的外交政策,不过世界银行认为,在明智的经济政策指导下的外国投资会让双方受益。
结束非洲的赤贫状态会是人类在本世纪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中国和西方应该共同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而不是为此争吵不休。(编辑:阿彭)
"在喀麦隆主要港口杜阿拉的郊区,一个求职的年轻人在路边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比中国人还行!"这句话让所有人发笑,因为在这里,没有人比中国人更行!中国人改变了这个国家。"这是法国《周末三日》周刊24日刊登的一篇署名文章的开篇描述。文章认为,中国对非洲发展的贡献"无与伦比"。
新华网南京6月23日电(记者王雅楠 车宏亮)6月10日,来自非洲13个国家的22名官员来到南京农业大学参加为期3周的“非洲国家农业官员高级研修班”。对于中非两方的农业合作,各国官员纷纷给予积极评价,期待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