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6日电
据中国气象局网站,中国气象局日前决定,今后一个时期将通过完成六大重点任务来加快发展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和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具体内容: 一是加强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报,建立健全防御极端气象灾害体系。
以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测准确率为核心,进一步加强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和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重点提高各类江河湖泊流域、防御气象灾害脆弱区、重大气象灾害频发区、主要战略经济区、重要交通干线和枢纽的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的监测能力;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气象灾害预报预测体系,重点加强灾害性天气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强化定量降水预报业务。加强短期气候预测,提高全国大范围干旱、大江大河洪涝等严重灾害趋势预测水平。
二是提高抗灾工作社会化水平,完善本部门上下联动、区域联防和多部门联动机制。以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综合体系为目标,推动多部门灾害防御联动机制的建立。加强面向社会公众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和传播能力建设,形成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的综合发布平台。提高上下联动、区域联防的组织和实施能力,加强突发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指挥服务水平和移动气象支持能力。
三是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的规划编制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订。加快编制《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针对气象灾害提出工程性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提出相应灾害防御战略布局。加快气象灾害防御有关法律立法进程,抓紧制定相应配套规章制度。协助各级政府建立健全分灾种预案。加快建立国家、行业、地方气象灾害防御标准体系框架,健全国家、行业、地方气象灾害以及防御技术标准和规范。
四是加强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影响评估。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气象灾害在各区域的发生规律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实施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在全国范围推进建立灾害影响预评估业务。
五是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强化气象防灾减灾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加强气象灾害发生机理、预报和防御等科学技术研究。认真研究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为国家防灾减灾长期战略提供科技支撑。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培养一支高素质气象防灾减灾专业队伍。加强与联合国相关组织、国际和区域防灾减灾机构、各国政府及非政府组织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对自然灾害影响较为严重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科技援助。
六是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深入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制作更多针对性强、通俗易懂的气象灾害防御和避险知识科普宣传材料。建立气象、农业、水利、民政、科技、教育、新闻和相关社会团体协作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和避险知识科普宣传教育的合作机制。加强全社会尤其是对农民、中小学生的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