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涛的工作单位在海淀南路,家住牡丹园的他每天都乘851路公共汽车上下班,狭窄路面造成的拥堵时常降临,让他措手不及:“虽说早出来20分钟就可以保证不迟到,但总觉得自己亏了。”
郑涛和他的同事将每天是否遭遇堵车戏称为“拼人品”,“人品”好的时候一路畅通,“人品”要是不好,851就会窝在路上一动不动,“就几十米,都看见站牌了,死活开不到。
”
每天清晨黄昏,数以万计的上班族和郑涛一样,都要在西北四环和三环之间的拥挤车流中挣扎。拥挤的车流让中关村“交通便利”的期望成为泡影,而这一切极有可能被即将开通的新地铁改变。
北京地铁运营公司新闻发言人贾鹏表示:10号线的开通标志着北京地铁网络化格局形成。这条连通中关村、奥运中心区、CBD三大城市节点的地铁主干道将缓解北三环、四环的路面交通压力;整个城市的交通结构也将随之改善。
这条与不少公交线路重叠的新地铁,将为沿线居民带来新的出行选择。对于郑涛而言,只需要两元钱,就可以畅通无阻地到达单位,花在路上的时间比以前少了一半,“多睡一会儿是一会儿啊!”郑涛对10号线充满了渴望。
从10号线的平西桥站打车到海龙大厦需要多少时间?常走这段路的几位乘客都说不出确切答案:“那要看堵不堵了。30分钟、一个小时我都走过,最少一次打表27元钱。”而一旦10号线开通,8站地铁加上几分钟步行,不到20分钟就能到了,票价只需两元。
根据地铁部门的分析,10号线客流主要以上班族为主。沿线没有大型商业网点和大型旅游景点的10号线,客流和5号线有本质上的差别。10号线更多地服务于中关村、CBD商务区中的乘客。
新地铁引来微软落户 10号线海淀黄庄站的设立,让“中国硅谷”建立20年来第一次有了地下轨道交通。在微软总部选址中关村的过程中,微软的第一次发问就提到了地铁的位置。直通东直门连接机场轻轨的10号线,是微软总部最终落户中关村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和其他科技园区的竞争中,新地铁为中关村加了分。
除了助力中关村获得跨国企业巨头的青睐,新地铁还有望唤起城市另一端的人们对这个数码产品销售中心区的记忆。
现在,从中关村购物广场门前的海淀黄庄站步行到海龙电子城,只需要3分多钟。太平洋大厦里的“小猪仔俱乐部”,这家早在2001年由几个清华学生创业而成的DIY装机店,已经在高校圈小有名气。但是,光顾这里的客户多数都是来自清华、北大以及周边高校的学生,“小猪仔”一直没有更大地发展,“增肥”速度不快。
俱乐部创始人张戈总结“小猪仔”遇到的主要困难:中关村地处四环路边,交通情况不是很理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很多远离中关村的客户。“进村装电脑,图的就是便宜方便,地处京城东南的客户现在是享受不到这些好处的。”交通限制了“小猪仔”的生长速度。
张戈觉得,10号线开通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来到中关村,“小猪仔”将得到一个拓展客源、发展业务的机会。现在,“小猪仔”已经开始讨论利用10号线把送货和售后服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套一句迎奥运的口号,就是Weareready。”张戈笑言。
潮人争着进“村”淘宝充电 脚蹬NIKE板鞋,头顶精剪短碎,20岁的李蒙一眼看过去就是个时尚潮人。即将升入大三的他,一开口就是本月的流行趋势。而对于京城的“血拼圣地”李蒙自然也是行家,不过还在读书的他并没有太多闲钱,因此动物园、五道口最能扫便宜货的地方,便成了他最热衷的场所。
“别看这些市场面儿上混乱,其实"尖货"也不少,还能砍价,像我这个年龄的人都知道这里。”在清华东门外一家专营韩版货的小店里,李蒙随手拿起一件宽T恤在镜子前比了起来,“不过我比较郁闷,我家离这里太远了,难得来一次。”
李蒙的家住朝阳区十里河,来一趟五道口要对角穿过大半个北京城,为了逛这么一次,往往需要一天的时间,“坐车太慢,打车的钱都够买件普通polo衫了。”
对于一到周末就喜欢“睡觉睡到自然醒”的李蒙,10号线的开通是个重大利好。省下的不仅仅是金钱,更重要的是时间,“今后买完衣服还能去中关村逛逛动漫周边。”
另外,在城市西北角的中关村区域内,68所高等院校、213家科研院所,智力密集程度令人惊叹。新地铁的开通,将这一区域正式纳入了城市轨道交通网。中关村独特的智慧魅力和学术科研资源,将以更加便捷的方式向城市的各个方向辐射。
作为一名财经记者,刘慧经常要到北大参加各种会议和论坛。去年她还报读了北大的在职研究生课程,每次从太阳宫附近的公寓去北大,都要步行一公里才能走到有直达车的公交站。想起这段路程,刘慧挤在高跟鞋里的脚就隐隐作痛,更别提碰上三环到四环堵车了。
最近,刘慧一出小区就能看见10号线太阳宫站:“以后去海淀那边充电就完全是享受啦!省点时间,还能去第三极看看书。” (来源: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