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以色列和黎巴嫩交换俘虏,从而结束了约两年前的以黎战争留下的一大后患。德国媒体纷纷报道,这一成果与德国政府和德国情报局的斡旋分不开。
德国情报部门与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保持着密切关系。居间调停的德国情报局官员被普遍认为是熟悉中东事务的格哈德?康拉德。
这名官员曾任该局驻叙利亚、黎巴嫩和以色列的工作人员,会说流利的阿拉伯语、法语和英语。约两年前以黎战争结束后,以色列被绑架的两名士兵仍下落不明。根据联合国安理会1701号决议,以色列士兵必须被无条件释放,但落实起来困难重重,于是,联合国委托德国情报局派出康拉德执行这项特殊使命。
今年约50岁的康拉德工作一直非常隐蔽,即使在德国情报局内部,他也只以“真主党先生”代称。领受任务后,18个月间,康拉德穿梭于特拉维夫、贝鲁特、联合国总部纽约和德国首都柏林之间约100次,与有关方面接触、谈判超过200次,据统计,累计飞行达70万公里。德国总理默克尔和副总理兼外长施泰因迈尔也密切关注他的调解进程,不久前施泰因迈尔还专程赶赴中东。
据报道,以方首先是提出两名士兵必须活着回来的要求,但知道他们已经死去的消息后,只好答应接受遗体,同时归还5名黎巴嫩俘虏及约200名黎方人员的遗体。经过多次谈判,黎方还答应在“罗恩?阿拉德事件”上予以配合,并于不久前经过德国情报局向以方提交了相关报告。这对以色列十分重要,因为阿拉德是以色列飞行员,1986年轰炸黎巴嫩时被俘,据称已经死亡,但遗体一直未能归还以方,以方将此事上升到“举国重视”的程度。据报道,康拉德将努力促成黎方归还阿拉德遗体,还将帮助以方寻找2006年6月被巴勒斯坦武装组织俘虏的士兵沙利特。
康拉德的工作受到了有关各方的肯定,德国舆论也普遍认为,德国将因此在中东事务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人民网柏林7月16日电)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