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举生命辉映党旗
——记山东公安消防总队赴川救援大队临时党委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771名官兵在第一时间深入受灾最严重的四个区域,在险象丛生的废墟中抢救生命,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为党旗增添光彩。
近日,他们被山东省政府记集体一等功。
5月13日凌晨,副总队长周志军带领总队抗震救灾救援大队第一批53名官兵抵达都江堰,成为全国公安消防部队首支到达灾区的外省地震救援队。
在都江堰,山东消防官兵对全城6万多平方米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堆废墟展开了地毯式的搜索,经过七天七夜的生死救援,成功解救出50名被困群众。
“党员干部走在前面,要不惜代价进入映秀实施救援!”5月15日15时30分,副总队长陆长春率领的第二批突击队冒雨强行军21小时,冒着被滚石砸中、滑落悬崖的危险,绕过10余座山,突破从都江堰至映秀镇的岷江左岸危道,徒步跋涉山路100多公里,率先开进与外界隔绝的映秀镇,在救援难度最大、最危险的映电总厂、映秀小学、派出所等地段开展生命营救。没有大型机械,他们就用手挖,许多官兵的双手磨得鲜血淋漓。经过80多个小时的奋战,成功将40余名被埋压人员救出。
“茶坪乡大量群众被困,上游水库随时可能决堤,请速往救援!”接命令后,正在绵阳江油市燕门镇组织指挥的山东公安消防总队副政委、第三救援队队长张家双立刻命令36名党员干部作为先遣队员冒雨出击。官兵们抓住路边的荆棘和树枝,躲过滑落的山石,手脚并用,一步步向前挺进,荆棘刺得手脚和脸上鲜血直流,翻越海拔2700米的董家山,用腰斧劈出一个个台阶,在5公里长的山路上开辟出一条“血路”,利用随身携带的安全绳,连接起8条总长约5公里的绳索扶手,在悬崖绝壁上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突击队员们背起老人和小孩,在崎岖的山路上,经过近40个小时的艰苦奋战,成功转移2780多名被困群众。
在彭州,总队政治部副主任穆成山带领的第四突击队救援官兵蹚过湍急的河流,躲避着随时滚落的山石,经过一夜的急行军,到达受灾最严重、环境最艰苦的小鱼洞镇董坪村。面对余震、塌方和泥石流的威胁,全体参战官兵不怕疲劳,忍饥挨饿连续作战72小时,从废墟中解救群众16人,成功转移了被困在山顶、山腰、山下的100多名群众。
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总队在各参战分队成立了临时党总支、临时党支部,有27名战士因成绩突出火线入党。(据新华社济南7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