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4项重点工程集中施工,3至5年后才会完工
江城交通进入“阵痛期”
记者 张剑 实习生 田妮 通讯员 姚信民 黄进明 张建勇
“随着江城道路进入大建设时期,交通出行将随之步入艰难期,并且预计这个局面将会持续3到5年。
|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市公安交管部门一共受理并批准了150处道路施工,其中重点工程建设有14处。更重要的是,这些工程的开工时间大部分集中在下半年,且建设周期都很长,如过江地铁的工期均在22到24个月之间。
为什么工程又多又集中?
随着城市发展,武汉作为中部崛起的支点,决定了武汉的交通枢纽地位。比如铁道部近年在武汉投入580个亿,武汉市支援铁道建设也投入了140个亿,在一个城市中连续改造两个火车站,新建一个火车站,全国仅此一例。
武汉目前的机动车辆有近83万辆,且以每天近400辆的速度增长;再加上武汉一天出行量达1000万人次以上,发展大运量的轨道交通建设已是迫在眉睫。
保畅通采取了哪些措施?
截至目前,武汉市已在主干道设置了18公里交通护栏,为道路交通施工设置了15公里护栏,今年10月1日前,还将再安装20公里交通护栏。
市公安交管局副局长蔡青介绍,受循礼门地铁站施工影响,中山大道、解放大道增加流量达30%。正因为在解放大道上安装了中心隔离护栏,大大减少机动车违法掉头现象,并可减少99%的行人违法乱穿马路行为,使上述路段交通事故接警量减少70%。民警可将原本占工作时间1/3的处理事故时间用于疏导交通,大大提高了排堵保畅的力度。
能否错时上下班避客流高峰?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初,为缓解当时城市公交车运力不足的现状,武汉曾出现一个叫“错办”的部门,其全名是“错开高峰时间上下班办公室”。市交管部门有关人士认为,为应对当前的交通现状,重新提倡错时上下班很有必要。
以将于9月底封闭施工的合武铁路常青路工程为例,该工程将于今年9月底起封闭施工60天,届时,包括常青花园和金银湖片区的几十万户居民出行将大受影响,尤其在一早一晚的高峰时间更甚。
为此,如果能通过政府号召,有意识地采取错时上下班措施,将能分解高峰时段车流,不至于造成太大的交通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