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宣传“要爱久”的刘成义记者 王振东 摄 |
29岁小伙步行万里
要把“1-29”变“情侣节”
至今未婚的他说,这么做是为让天下情侣“要爱久”
东亚讯(记者 朱巾国) 黝黑的肤色、一脸的胡碴,脏兮兮的帽子和背包、浑身汗味,29岁的黑龙江小伙子刘成义为了宣传自创的节日“1-29情侣节”彻底牺牲了个人形象,走遍全国14个省市,行程1.4万里,刘成义说自己这么做是为了让天下的情侣“要爱久”。
家乡情杀案小伙受触动
刘成义说,“1-29”的谐音是“要爱久”,他递给记者一份传单,上面写着“每一年的1月29日定为‘情侣节’,‘1-9情侣节’的核心思想是‘忠贞、专一、责任、自爱、防病、自然’。
大约两年前,刘成义村里有一对已婚男女发生了婚外情,暴露后丈夫杀死了妻子的情夫,一个命案毁了两个家庭,这件事对刘成义影响很大。“是不是人们忘记了爱情的真义?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这样的!”逐渐的,创造“1-29情侣节”的想法在他脑中清晰起来,刘成义甚至说,“在我的潜意识里,早就有了为中国人感情做点事的想法,曾经有人给我介绍过对象,但都没成功,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我不想耽误心中的宣传计划。”
风餐露宿宣传 穿坏10双鞋
去年离开家乡时,刘成义给家人的解释是出去打工,后来他才透露给家人只言片语,但有报社采访他的事他一点没告诉家人,所以乡亲们传说他在外面搞传销时,他只是笑了笑。在徒步宣传前,刘成义在煤矿和建筑工地都工作过,提到路上的辛苦,他一笑了之,并不放在心上。出门时,刘成义身上只带了约250元钱,加上有报社和个人资助他一些资金,一共不到1000元。一路上他就凭一双脚,步行了大约1.4万里路,穿坏了10双鞋。在路上,饿了就买面条馒头,或者靠好心人施舍食物,困了就垫着报纸睡桥洞和店铺的遮雨棚下。每到一个地方,刘成义就向人们分发他撰写的传单,“我这是第二次来长春,觉得这个城市挺大的,环境和气氛也挺好。”
自信百万人知道“情侣节”
在刘成义的背包里,粉色、黄色的宣传单和一本写满十几个报社记者签名的小本被两层塑料布包得干净整齐。“这是我这一年光阴的见证。”谈到对婚姻生活的憧憬,刘成义腼腆地笑了,他告诉记者,虽然自己29岁了,但从未正式谈过恋爱,至今仍是单身。刘成义说:“情人节是外国人的节日,‘情人’这个词也比较随便,并不能表现出爱情的专一。而‘情侣’则更纯真一些,而且‘侣’字是一个单人旁加两个口,含义是两口人,正好把夫妻涵盖进去。”这个只上过初中的小伙子还说,本来中国的七夕是不错的,但是牛郎和织女一年只能见一次面,太凄凉了。
下一站,刘成义要去哈尔滨,然后就回家乡鸡西,“赶在奥运会之前回家,和家人一起看奥运会开幕式,以后就不太可能出来了,只能用其他方式宣传这个节日。”对于人们的接受程度,刘成义很乐观,“报社的采访也可以算作是我宣传的一部分,我认为这一年下来,按照最保守的算法,也至少有100万人知道我创造的这个节日了。”
市民对于“情侣节”有争议
刘成义走出报社大门时,行人对于这个身材瘦弱、背包上挂着宣传牌的年轻人不断侧目,刘成义也承认,有时候自己发传单有些人不愿意接。对于刘成义的做法,长春市民有不同的看法。
市民范先生说:“我觉得他这个想法很不成熟,出门宣传的行为也很不理智,现在情人节和七夕节已经被国人普遍接受了,这两个关于爱情和婚姻的节日已经够用了,他有这一年的时间还不如多赚点钱更实在呢!”市民刘先生一边回头瞅这个小伙子一边说:“我之前还以为他是流浪汉,知道他是为了宣传后我对他心怀敬意,不管他创立的这个节日是好是坏,他总归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让别人认识到爱情忠贞的重要,所以我挺敬佩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