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数据,但奇怪的是,早在本月8日、15日,某外电就分别援引“官方消息人士”的说法称,上半年CPI同比上涨7.9%,GDP同比增长10.4%。这一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分毫不差。国家统计局也称很“奇怪”。 |
外电提前报道的中国CPI数据的新闻页面 |
外电9天前准确“预报”中国CPI
GDP数据一周后再次准确“预报” 专家称经济运行数据若在官方前泄露涉嫌违法
晨报记者 李 芹 实习生 颜丹平
昨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数据,但奇怪的是,早在本月8日、15日,某外电就分别援引“官方消息人士”的说法称,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7.9%,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0.4%。这一数据与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分毫不差。
|
对此,晨报记者昨日向国家统计局新闻处求证GDP、CPI是否涉嫌“泄密”时,对方也称“奇怪”。
外电消息称来自“官方消息人士”
通常说来,在国家统计局每月发布数据前,各大投行、分析机构都会进行五花八门的预测,某项预测“命中”目标也时有发生。
但此次提前披露的数据则明显不是民间观点。本月8日,某外电以“两位官方消息人士”的说法称,我国6月份CPI同比上涨7.1%,上半年 CPI同比上涨7.9%。一周后的15日,该外电又援引“三位官方消息人士”的说法称,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10.4%。
由于这两篇报道言之凿凿,故被大量媒体、分析机构转载和引用,向来喜欢预测的投行也不约而同地沉默下来,静待数据出炉。昨日,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国际新闻中心召开。果然,无论是CPI还是GDP,其数据都与该外电报道完全一致。
国家统计局:理论上不会事先透露
为何关系国计民生的信息数据,会被事先披露出来?昨日晨报记者就此致电国家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新闻处工作人员表示,已注意到上述两篇外电报道,但不太清楚数据提前披露的原因。
“从理论上说,国家统计局应该不会事先透露这些数据。”该工作人员表示,两个数据完全一致可能是巧合,可能是媒体引用专家学者的预测后故意冠之以“官方消息人士”。“即使媒体提前获取了官方数据并加以报道,目前国家统计局也还没有相关部门负责调查处理。”该工作人员表示,如果确认是国家统计局泄露了经济运行数据,那肯定违反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作为新闻处,我们了解到这个事情,也会向局里有关部门反映。”
专家:在官方之前公布涉嫌违法
对这一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蒋洪教授表示,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明确规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属于信息公开的范围,但条例第三章也明确了公开的方式和程序:行政机关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官方消息人士透露’这种方式显然不合规定。”蒋洪这样表示。
“GDP、CPI这些和国家经济政策、市场动向密切相关的信息必须由官方公开,任何提前或私下公开的行为不仅违规,更涉嫌违法。”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副主任、中国行政法学会副会长杨小军教授一言以蔽之。杨小军表示,国家统计局调查的官方数据,未经官方公布之前,不管何人通过何种渠道公之于众,都涉嫌违法。
不过蒋洪也指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并未对一些违规公开信息的行为和处罚标准作出明确界定,这也对处理违规公开信息的行为造成了困难。解放网-新闻晨报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