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下半年,一则公示出现在第二炮兵某基地局域网上:在上级支持下,拟投资1500万元,为导弹专家打造一个多功能科研平台,请官兵就此事发表意见。
拿出如此巨资打造科研平台,这在基地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公示如同巨石投水,让平静的局域网波澜骤起,上至基地机关,下至偏远哨所,官兵们纷纷上网查看信息。
局域网上拍手称赞者有之,强烈质疑者有之——
建新平台引起争议 就在官兵议论纷纷之际,一场激烈的思想交锋出现在基地党委会议室里。改善科研创新条件的主张得到了党委“一班人”的一致赞同,但投资1500万元为导弹专家建“新家”是否值得,投资能否有超额回报成了争论的焦点。
面对争议和质疑,基地领导并未急于下结论,而是在会议结束后迅速带领工作组赴基层调研。半个月后,一份翔实的调研报告摆在了党委“一班人”的案头。报告显示:尽管基层科研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由于分散独立、各自为政,缺乏畅通的交流渠道,使试验器材、重要资料等无法共享,资源浪费现象严重。1500万元的投资看似巨大,却能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有专家还通过测算,提供了量化结论:新平台每年可以提升37%的资源利用率,从长远来看,投资物超所值。
调研的翔实数据,为基地党委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创新平台被定名为“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建设方案和实施细则也相继出台——
第 1 2页
攻关步入“快车道” 装饰一新的“科技成果孵化基地”正式落成。先进的科研设备、丰富的情报资源、人性化的工作环境,让基地党委成员喜上心头。不久,从所属单位遴选出的6名导弹专家,成了首批入住者。
然而,基地领导没高兴几天,就收到3名专家请示回原单位的报告。这是为何?党委指派专人与专家促膝长谈,了解到其中原委:新平台设施固然先进,但项目审批、科研协作等相关制度不到位,专家们仿佛步入科研“真空带”,没有项目,让人禁不住萌生退意。
专家们的真情流露,引起了党委“一班人”的深刻思考:看来,“要实现"孵化基地"开花结果的目标,既要对硬件升级换代,更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不久,基地出台了《孵化基地科研攻关工作规程》,对科研项目的选定、上报和审批等相关环节进行了细化,并组建了由基地总工程师冯介飞任组长的项目专家组。他们对部队信息化建设等问题进行梳理,拟定了12项重大科研项目;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允许领衔专家在基地范围内挑选技术骨干,组建课题组。
配套政策的完善,让萌生退意的专家看到了希望,一些专家也纷纷提出入住“孵化基地”的申请。“孵化基地”科研攻关从此走上了“快车道”——
孵化基地带来的效应 “孵化基地”建成1年来,效果如何?春暖花开时节,基地党委举办了一场没有媒体记者的“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主席台上端坐着基地总工程师和“孵化基地”的相关专家,台下是来自基层单位的30名科研干部。冯介飞给大家算了一笔账:“孵化基地”成立一年,完成7项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为32项科研成果转化当了“红娘”,产生经济效益200多万元,有力促进了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说起“孵化基地”的作用,某旅总工程师、导弹专家张亚峰感触颇深。几年来,他承担着1项重大课题的科研攻关任务,但由于很多局限,科研攻关收效甚微。去年初入住“孵化基地”后,他在基地范围内择优挑选5名技术骨干,充实了课题组。队伍强了,他带领攻关小组深入阵地调研,先后收集了500多组研究数据。不久,该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并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孵化基地”不仅承担了科研攻关的重任,还成为培养科研人才的新平台。如今,这里已经成了基地“科技干部之家”,每天来访者络绎不绝,有拜师求艺的,有推荐项目的。截至目前,“孵化基地”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50多场,累计培训骨干1000多人次,指导基层编写导弹发射教案30余套。
创新感悟 于春光
培育一方创新的沃土 当今全球创新中心——硅谷,最早就是依托美国海军一个飞行研究基地发展起来的。“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创新土壤成就了"硅谷神话"”,一位科学家如是说。某基地投巨资打造创新平台,体现的正是为科研创新培育沃土的远见卓识。他们的经历启示我们:一方创新的沃土,要能为创新的“种子”源源不断地聚集和输送人才、技术、资金等养分,需要拥有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等阳光雨露。有了这样的沃土,创新的“种子”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而培育这样的沃土,正是各级党委和领导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 1 2页